• 首页
  •   >   创新资讯
  •   >   正文
  • 创新资讯

    《创新资讯》2016年第07期:河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发布日期:2016-09-10    浏览次数:


    2016年第7期.pdf

    2016年第7期(总第7期)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主办            2016年9月10日

    新探索    ●    新经验     ●    新观点    ●   新建议

    河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 喻新安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刻把握全球发展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河南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互补性强、合作交流潜力巨大。同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也是河南利用自身优势,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机遇。因此,我们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应当深化认识,逐步聚焦,不断发力,寻求突破。

    一、充分认识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

    一带一路”沿线有65个国家(包括中国),贯穿欧亚大陆,总人口约44亿。近年来,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经贸往来、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 建设,要充分认识我省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历史文化优势。河南是汉唐时期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遗迹十分丰富。2014年,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3国共同申报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我省汉魏洛阳城遗址等四项遗产,极大提升了河南丝路文化的国际影响。认识我省的历史文化优势,以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为纽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可以增进我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促进我省的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与丝路国家的经济合作优势。

    经济发展优势。我省早已成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经济规模稳居全国第5位,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相当于西北五省的总和,投资和消费需求空间广阔。我省产业门类齐全,钢铁、煤炭、装备制造、食品、农业等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手机等电子产品、铝及铝制品、轮胎等优势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扩大,一批产能合作项目和境外合作产业经贸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交流前景广阔。

    中原腹地优势。我省地处我国中心地带,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古丝绸之路发展繁荣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河南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区“五大国家战略规划”,形成了新的战略组合,河南作为我国东西部结合的战略支点,辐射周边、活跃全局的腹地效应和优势更加凸显,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综合交通优势。河南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高速公路里程长期位居全国前列。航空枢纽功能显著提升,郑州机场已具备客运3000万人次、货运100万吨的吞吐能力,基本形成覆盖欧美、连接亚澳的枢纽航线网络。郑州国际陆港作为区域物流集疏中心,带动货量集聚效应持续显现,郑欧班列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往返开行平衡的班列,打通了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铁海联运通道,已形成境内覆盖23个省份、境外覆盖22个国家112个城市的集疏网络。

    内陆开放优势。河南是目前我国指定口岸最多、种类最全的内陆省份。电子口岸平台上线运行,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模式全面推行,实现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个关区通关一体化。2015年河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11.6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额的15.1%;今年上半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53.3亿美元,其中出口41.8亿美元,出口额占全省的1/4。截至7月底,郑州机场累计完成国际地区货邮量13.44万吨,同比增长27.94%,完成国际地区客运量81.92万人次,同比增长18.42%。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充分利用我省的上述优势,能够进一步释放我省市场潜力,显著提升我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河南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更加充分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进一步拓展我省发展空间;有利于河南推进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优出优进”的发展格局。

    二、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带一路”国家情况复杂,资源禀赋各不相同,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优先考虑与我省经济发展互补性强、合作交流潜力大的国家开展合作。要细化研究、分类施策,落实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工作。

    突出抓好口岸经济发展。加快粮食、医疗器械等进口口岸建设,不断扩大汽车、肉类、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澳大利亚肉牛等指定口岸和国际邮件经转口岸业务规模。通过与枢纽、物流、贸易联动发展,形成口岸经济完整的产业链,带动金融服务、贸易往来、产业集聚,培育发展新亮点。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推动豫塔农业及矿业产业园、宇通产业园、乌克兰产业园、吉尔吉斯产业园尽快形成规模,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开拓农业对外开放新空间。充分发挥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的资源禀赋和技术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完善工作机制,提升保障能力,努力开拓我省农业对外开放新空间。要利用农业部开展境外农业示范合作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实验区建设的契机,继续加强我省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推动我省农产品出口规模持续增长。稳步推进我省农业“走出去”步伐,提升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质量,助推我省农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加快重大合作项目建设。梳理完善我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项目清单,推动我省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优先推进项目清单。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利用我省的市场优势、交通优势、基础优势和开放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来我省设立物流中心、研发中心,积极承接欧美、日韩等国际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向我省转移。围绕钢铁、煤炭、有色、化工、建材、自主品牌汽车、成套装备、整机产品、轻工纺织、食品、粮油加工等重点领域,做好产业推介和项目对接工作。下大力气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

    继续优化货物贸易结构。积极组织举办和参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性知名展博会,寻求贸易投资合作机会,引导我省企业积极开拓丝路沿线国家市场。在积极扩大我省对这些国家出口的同时,结合我省经济建设实际,适时扩大重要技术、先进设备和能源资源原材料的进口。充分发挥我省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经济腹地和郑欧班列运营优势,加大对郑欧班列的推介力度,支持企业利用郑欧班列货运优势扩大进出口。继续鼓励企业在沿线重点地区和重要节点城市建立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

    推动贸易区建设落地见效。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区已经获批,要积极推进建设。自贸区建设要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定位,围绕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的要求展开,突出内陆地区特色和我省枢纽物流优势,力争在现代流通、投资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服务等制度创新方面实现突破,以制度环境优化带动贸易规模扩大。要防止自贸区建设规划大而全,大而空,失去特色和优势。目前自贸区郑州、开封、洛阳三个片区的设置过于分散,建议做必要收缩和调整。

    加强外贸服务体系和风险防范建设。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贸易政策、法律法规、文化风俗各异,我省外贸企业到这些地区开拓市场的障碍、困难和不确定因素较多。为此。省市县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与海关、商检、银行、中信保等部门进行沟通,加强协作,不断完善对外经贸发展服务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为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提供良好的平台服务、融资服务、保险服务、信息服务、海外权益保护服务。要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国别政策分析,为我省企业“走出去”提供帮助和指导。

    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各方协同形成合力

    参与建设“一带一路”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和路径可循,只有迎难而上,大胆探索。各级各部门要协调联动、共同推进,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提高金融支持力度。强化信贷支持。完善河南省国际产能合作金融支持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一带一路”在跨时区、跨币种、跨市场等多维度需求提供金融支持。建立适应“一带一路”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支持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服务。加快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建设。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成立我省的跨境支付机构。加强保险创新,针对“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简化企业投保操作环节,提高理赔效率。

    积极建设大口岸。按照构建东联、西进的陆路通道、贯通全球的空中通道和内陆开放的战略枢纽“两通道一枢纽”目标,以陆桥通道为主轴,依托国家铁路和公路主通道,形成连接“一带一路”的东西双向通道;以郑州机场为龙头,构建连接全球重要枢纽机场和主要经济体的空中丝绸之路。加快建设航空、铁路、公路、邮政、跨境电子商务及延伸海港、陆路口岸功能的内陆指定口岸等“六类口岸”,以大口岸支撑大枢纽、大物流和大产业,积极打造综合流程最优、综合效率最高、综合成本最低的内陆开放大口岸平台。

    切实加强通道建设。推动郑欧班列增量提效,持续保持在中欧班列中的领先地位。在不断提升开行班次的同时,提升开行质量,增值业务更加多元,线路不断拓展。加快构建铁路港、公路港、空港、海港无缝衔接的“四港一体”多式联运体系,强化空铁衔接,陆空相互支撑,形成发展合力,逐步形成铁、海、公、空多式联运物流体系。依托郑欧班列运输通道以及郑州陆港公司遍布中亚、俄罗斯及欧洲的业务网络,推进跨境电商和国际贸易全面展开,逐步形成“以运带贸、以贸促运”的良性产业互补发展格局。

    不断提高通关能力。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推行“双随机”改革,实现派单、查验电脑随机,通关流程完全公开透明。积极做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整合优化工作。加快推进郑州经开综保区整合进度。加快推进“单一窗口”建设。支持多式联运建设,实现海铁、公铁、空铁无缝衔接和“东联西进”。探索在郑州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商品物流分拨中心,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形成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口岸开放体系,提升口岸影响力。探索有利于降低准入门槛,提供免费、易获得的通关服务渠道,提高效率,简化手续。

    推进检验检疫一体化。深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9+2”区域检验检疫通关业务一体化工作。全面实施原产地签证一体化改革,实现原产地证书“网上通审、全省通签”功能,构建更加快捷便利的原产地签证机制。推动与沿边、沿海口岸及与河南进出口有关的各类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跨辖区协作。全面实施省内检验检疫一体化,积极打造“综合效率最高,综合成本最低,综合流程最优”的一体化通关模式。

    重视产品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各类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以示范区品牌效应增强区内产业国际竞争力。实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等帮扶行动计划,帮助企业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持续推进“一县一品”、“一县多品”及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创建工作,打造地方食品农产品优势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精致农业,为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农产品扩大出口提供优质服务。

    加强科技与人才支撑。推广“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科技合作模式,使之成为我省利用“一带一路”国家科技资源、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度的主要选择,成为培养人才、聚集人才、合作研发、引进智力的窗口。聘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家来豫指导,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训技术人员,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出国(境)培训工作。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联合培养人才。加快航空、物流、互联网等紧缺人才的培养,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鼓励企业抱团走出去。推动河南企业成立“走出去”联盟,建立会商与协同机制。要整合企业的优势资源,互通项目信息、分享投资机会、介绍成功经验、提供资源便利,特别是在海外工业、农业、物流园区等项目的开发上发挥产业链优势、形成集群效应。针对产业园区及农业、矿产开发等重点行业的项目,明确省级层面的扶持政策,提高省内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有关研究机构和智库要加强对一带一路”国家相关产业、政治、法律、文化、风俗等的研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理论、政策和智力支持。

    Copyright@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