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创新资讯
  •   >   正文
  • 创新资讯

    《创新资讯》2016年第06期:以改革创新精神拥抱新经济

    发布日期:2016-08-20    浏览次数:


    2016年第6期.pdf

      2016年第6期(总第6期)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主办           2016年8月20日

    新探索    ●    新经验     ●    新观点    ●   新建议

    以改革创新精神拥抱新经济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当前,新经济风起云涌、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加速动力转换、培育发展新动能、支撑经济增长的强劲力量。但作为新生事物,新经济的成长尤其需要适宜的经济生态。为此,我们要在深化对新经济发展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大深化改革力度,为新经济发展破瓶颈清障碍立规矩,全面营造有利于新经济繁荣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以科学客观态度认识新经济

    新经济是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而产生的以信息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等为主要方向的新的经济形态。要加快发展新经济,必须首先科学认识新经济,尊重新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以宏大视野认识和善待新经济每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人类文明的重大跨越,第一次工业革命,推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推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正像一次工业革命和二次工业革命一样,新经济的勃然兴起,在人类进步史上具有非凡的里程碑意义,它对世界的影响决非经济意义上的颠覆性革命所能涵盖。作为新生事物,新经济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其天生嫩弱的一面,有些可能还会出现“基因缺陷”,有的甚至还有可能对旧有事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摩擦。对此,必须解放思想,着眼世界消费模式及消费结构的根本性转变,着眼新一轮全球工业革命所导致的新一轮世界分工及国际产业竞争新格局,破除旧的、固化的观念,用时代精神和大的视野来观察和审视,判断其代表未来、引领未来的必然趋势,包容其创新试错探索中尚不健全尚不完善的方面,而不能求全责备,用轻浮的态度讥笑“新生幼芽的嫩弱”,甚至用轻率的行为排斥、压制新经济的成长发展。

    要抢抓新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新经济的到来,带给人们的突如其来的面目一新,有如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的基因突变,通过从工业化到数字化的突变式跃升,推动整个世界、乃至整个文明的突飞猛进,信息的获取和知识的占有都不再受城乡制约,对人们生存状态是一种质的提升和改变,其意义之宏大,绝不仅限于物态层面。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已成为率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先导技术,经济发展模式将以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转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并由此推动新经济产业化、商业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并促进以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战略导向的各项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更加精准化,这些将为新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能否发现和抢抓这一机遇,决定着一个地区能否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要珍视和把握新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当前,伴随着新产业的蓬勃发展、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以及“双创”热潮下市场活力的进一步激活,新经济已成为传统产业增长乏力、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背景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一股关键力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个百分点;以网上购物、网络约车、网上订餐等为代表的新兴消费业态突飞猛进,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8.2%,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55.4%,增速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孕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源泉,新增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全国新登记企业261.9万户,同比增长28.5%,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4万户,刷新上年纪录。

    要妥善处理好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新经济的出现,既有可能倒逼传统业态的改造升级,推动旧的产业部门、旧的产业形态不断地调整、适应新的环境,也有可能产生对传统业态的替代。因此,既要看到二者冲突的一面,积极顺应新经济发展的规律;又要看到二者一致的一面,积极运用信息网络和智能化新技术,推动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塑。同时,还应看到,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并不必然意味着高附加值的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中也可能有低附加值环节,而传统产业也可以通过技术改造产生高附加值。因此,对新经济,既要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尤其是在新旧动能交替之际,特别需要警惕遇到困难就回到“老路子”的苗头;又要结合实际,发挥比较优势,避免盲目跟风,造成新的产能过剩。

    二、为新经济发展破瓶颈清障碍立规矩

    加快发展新经济,关键是创新机制、深化改革,着力破瓶颈清障碍立规矩,牢牢把握新经济发展趋势,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积极改革不适宜的体制机制,为新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导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充分利用大型企业和巨头企业在示范带动辐射方面的“马太效应”,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增强科技供给能力。积极推进业态模式创新,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推进股权众筹试点,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创业。着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强化精准对接、深度对接,建设好集中承载地和战略合作平台,有效引进创新成果进行孵化转化。着力完善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产业融合,依靠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三链”融合。

    夯实人才支撑。加强人才培养和开发,积极规划建设一批新经济发展基地和孵化基地,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团队、领军人物、高端技术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建立健全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对接机制,推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劳动者,带动新经济创新发展。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健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机制,形成以创新能力、工作业绩为主要标准的人才评价导向。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政策,提高创新人才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着力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科研、创业、生活条件,营造宽松的社会氛围。

    健全投融资体系。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宽投资项目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鼓励直接融资,加大对企业上市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新经济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大力发展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风投基金等创业投资基金,加快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积极探索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和动产质押等新型资产融资抵押方式,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投资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为“双创”项目提供股权、债权以及信用贷款等融资综合服务。充分挖掘社会资金潜力,让更多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有效缓解新经济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深化简政放权。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和创新创业环境,完善政府服务机制。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该“放”的彻底放开、该“减”的彻底减掉、该“清”的彻底清除。创新新经济发展行业准入制度,加快探索负面清单或产业准入的审管分离制度,建立以事中事后为重点的新型监管和追责体系,并从金融、财税、科技、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加大对新经济发展引导的扶持力度,着力降低新经济的市场准入门槛和创业门槛,为创业者提供公司注册、办公场地、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及相关配套服务,推动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和转型升级互促共进,引导民间资本和各类市场主体向新兴领域拓展。

    强化制度保障。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创造宽松高效的适应新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加快构建现代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有效激励人力资本投资和知识创新的制度安排,保障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加快构建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让更多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成果的转化率和产业化。加快建立健全新经济发展的差异化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针对新经济不同行业的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因业施策,体现政策差异化和精准度,制订既接轨国际又适合国情的特殊政策和专项管理办法,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充分激发和释放创新创业动力活力。

    三、以务实创新精神支持新经济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新经济发展,尤其需要强化创新驱动,要进一步实施新经济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完善信贷政策、监管政策、行业准入标准等,为新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配套条件。

    加强各领域的顶层设计。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新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标准等对新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强化对新经济各相关领域的顶层设计。把发展规划作为引导投资方向、优化项目布局、合理配置资源要素的重要手段。加快完善信贷政策、监管政策,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构建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具操作性的行业准入标准体系,加快制定修订能耗、水耗、用地、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安全生产等技术标准,为新经济发展创造更良好更规范的配套条件。

    积极抢占新经济发展制高点。在实施现有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区域产业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努力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拓宽新经济的发展空间,积极搭建支持新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市场主体努力探索与新技术、新产品相匹配的商业模式。密切关注全球新技术创新的趋势,着力集聚一批高水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主体,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促进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参与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及相关的技术创新和制度设计,提高中国产业的竞争力、话语权和利润分配权。积极融合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深入推动新经济产业融合发展。充分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实现网上与网下、虚拟与实体相结合,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金融、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服务业,高度重视智能制造产业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突破性发展,打造新的农业、工业、服务业新模式和新产业体系。充分利用国家支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综合考虑各地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及新经济各业态间的关联性,积极推动以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品牌企业为主导、专业市场为导向的新经济产业集群建设,提升新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推进新经济的管理服务模式和机制创新。积极创新对新经济的服务管理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信息公开,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透明度,积极探索适应新经济特点的管理服务模式与激励机制,推进新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积极探索新经济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改进和优化统计方法,及时监测和评估新经济发展,为制定有效政策措施促进新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健全新经济发展的信用安全体系,以制度规范和有效监管,倡导契约意识和诚信意识,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约束机制。

    Copyright@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