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1期(总第9期).pdf
“推进高校智库建设研讨会”
专家发言摘要
按 语:2017年4月9日,“推进高校智库建设研讨会”在黄河科技学院举行。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应邀出席会议并作《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主题发言。来自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省教育厅等省直单位和郑大、河大等26所高校的近百名学者参加交流与研讨。现将部分领导和专家发言摘要刊登于后,供大家研究参考。
中原智库建设开局良好任重道远
河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 王承哲
今天是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揭牌一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省教育厅和黄河科技学院在这里举办推进高校智库建设研讨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6年是中原高端智库建设的推进之年、破题之年,我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特别是关于推进中原智库建设的重要任务,全省上下以高度的责任感精心组织、努力推进中原智库建设,塑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原品牌,智库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呈现出健康活跃的发展态势。从全国来看,河南智库的上榜数量和综合排名都有明显提升。和全省智库发展形势一样,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在过去的一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效,主要有这些特点:
一、研究成绩日益突出。创新发展研究院牢牢把握资政建言宗旨,聚焦党委政府发展战略,深入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推出了一批优秀成果。
二、省内影响不断扩大。创新发展研究院不仅积极参与决策咨询,还在舆论引导、活跃学术等方面发挥优势,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三、管理运行日益完善。创新发展研究院在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上积极探索,完善内部组织架构,在人才选聘制度等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应该说短短的一年时间,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不容易的,值得祝贺庆祝,值得盘点总结,值得分享宣传。
在看到我省智库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特色创新智库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我概括了一下,主要有四大问题:一是智库研究针对性不够强,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能力有待提升;二是智库与决策部门互动交流不顺畅,供需对接缺乏机制化安排;三是智库内部治理机制还不完善,省委关于智库建设的政策有的还没有完全落地;四是社会上一些智库还存在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总结。
2017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十九大,做好今年智库建设工作是多方面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里我就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推进中原城市建设,塑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品牌跟大家分享四点想法和建议:
一、精心组织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调研,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是中原高端智库的核心使命。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是今年全党全国工作的主线,中原智库要紧紧围绕这条主线谋划和开展工作。省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打造三大高地、实现三大提升的战略目标,我们省各类高端智库应该在回答好这些重大问题方面积极作为,组织开展重大课题、重大专项调研,这是今年我省智库工作的重要任务,研究好、回答好这些重大问题对夺取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探索建立智库与决策部门对接机制,实现良性互动。智库是为决策服务的,智库建设真正取得成效,必须充分调动决策部门和智库两个方面,实现供需双方有效对接。从目前我省情况看,决策部门和智库的磨合、匹配没有完全到位,缺乏常态化、制度化对接,这其中既有决策部门不知道找谁问责的问题,也有智库献策无门的问题,必须把促进对接作为关键环节,大力推进智库供给侧和决策部门需求侧两个方面的改革,增强智库有效供给,剔除智库低水平的无效服务。
三、积极开展智库对外交流,为我省统筹推进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和战略平台建设做好服务。中原智库要围绕国家战略规划平台统筹联动,放大政策集成效应,聚焦“三区一群”,构筑河南未来发展改革开放创新过程,为决策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有力支撑,要努力把智库交流打造成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出席省内外节庆论坛的标配,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研、咨询、前期沟通等工作,加强与省外智库的研讨交流,为我省重大节庆论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建设中原高端智库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创新体制机制是打造智库品牌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历史原因,我省智库多数是行政机构或者事业单位,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行政化色彩比较浓厚,不适应新形势下智库运行要求,制约了智库的发展。我们讲建设新型智库,“新”主要体现在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上,黄河科技学院成立了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好的经验。我们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由易到难、稳妥可行的原则,从易于操作的环节入手,逐步形成符合决策咨询规律、体现制度特点的管理运行机制,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省委对中原智库建设给予了厚望,我们打造高端智库工作也有一个很好的开端,我们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在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中展现更大的作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交流经验集思广益
推进河南智库建设健康发展
河南省教育厅社科处处长 王亚洲
今天我们在黄河科技学院召开推进智库建设研讨会,首先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会议表示衷心感谢。会议特别邀请张大卫省长为我们做学术报告,同时交流经验、集思广益,推进河南智库建设健康发展。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高地,是知识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重要的思想库。近年来,我省高校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实践,不断从改革开放实践中汲取营养,寻找课题,积极融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产出了一大批成果。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发挥了思想库的作用。据我们了解,郑大办有《决策参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办有《学者之鉴》,信阳师范学院办有《农村经济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以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的名义办有一个《资政参考》,分送给四大领导班子和有关厅局等决策部门,第一时间将专家的研究成果呈送给他们。各家智库还通过网站,召开各种论坛、研讨会,发布白皮书、年度报告等形式向社会和有关部门传递声音,影响社会舆论。
黄河科技学院从去年以来,以论坛、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举办了数次活动,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5年中央两办和省委两办关于智库建设意见下发后,教育系统作为智库建设的一个重要部门抓紧贯彻落实,起草了贯彻意见,遴选了6个智库进行重点建设的试点。有不少高校不等不靠,也建立了自己的智库,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我省高校智库还处在初创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成果还不够丰富,质量还不高,影响力还比较小,没有创出自己的品牌;二是评价方式还不完善。我们许多高校的考核、职称评审,论文和著作,基本上还是唯一的指标,从事决策研究对很多人来说只能是副产品;三是智库的机构不健全。特别是缺乏精干的管理人员,有库无人,有名但是没有人来支撑,有专家却没有人来组织,这也是一个问题;四是智库的发展环境还有待改善。刚才承哲处长也说了,政府和智库之间的需求和供给渠道不畅,“旋转门”的交流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高校智库建设:
一是发挥优势,勇于担当。国内经验表明,高校是建立智库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在战略性、专业性的研究领域,高校具有显著优势。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讲,高校是从宗教和神学解放出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高等学校纷纷走出象牙塔,从经院中解放出来,开始承担更多的国家责任。目前,我们省有五万人的文科教学队伍,聚集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水平的专家学者,又有多学科、多领域的平台支撑,具有建设高端智库的巨大优势。建设高端智库,服务国家制度,是政治大局又是高校办学理念。我们要把智库建设融入习近平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中来,切实加强领导,摆到工作日程上。
二是要深化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完善评价机制。通过评价机制的改革,将一批优秀人才研究的注意力吸引到决策执行和社会服务上来。为智库配备必要的精干的管理人员,负责智库的经费筹措、联络、项目管理、会议组织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刚才黄河科技学院也介绍了经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有顶尖专家作为主持,像喻新安院长就是首席专家。有些经验我们高校也不好复制,但是成功的基本规律是一样的。
三是要改善传播方式。从文字范式来讲,要由报刊论文的范式、语式向策论、报告转变。大部头的著作固然需要,但必须要做成让领导和决策部门容易接受的形式、特点,要善于将文章变文件,将理论变舆论,将对策变政策。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网络引导和改善社会舆论。
四是要提高质量,提升品质,创立品牌。检验质量高低的关键是看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要改善单纯的政策解读,坚持独立思考。要充分利用高校基础研究力量雄厚的优势,充分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研究,要致力于专业化、特色化的建设方向,创出自己的品牌。
我们要借这次会议认真交流,特别是在听了张省长报告之后,更需要大家认真研究,了解实际,拓宽思路,把高校智库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建设智库要有好思路好机制好队伍
黄河科技学院董事长胡大白
今天,省教育厅社科处牵头的推进高校智库建设研讨会在黄河科技学院召开,我们能为会议提供一点服务感到很荣幸。与会的不少领导和专家都曾多次到学校指导工作,我们非常感激,我谨代表黄河科技学院全体师生向莅临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新闻界的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和热烈的欢迎。
今天研讨会的主题是高校智库建设,说实话,在高校智库建设方面我们学校起步较晚,对宏观情况也不大了解,没有多少发言权,只是从有关资料中看到河南智库建设包括高校智库建设还比较落后,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还不够,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与各位专家学者交流经验、寻找差距、相互激励,推动全省高校智库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借此机会,我简要介绍一下黄河科技学院智库建设的情况。一年前,在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成立了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一年来,研究院围绕高端智库建设的目标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产生了一些社会影响。今天发给大家的创新发展研究院2016年《年鉴》,大体记录了研究院的发展轨迹,请大家指教。通过一年来智库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以下几个问题上的认识更加清楚了。
一是高校该不该建智库。这个问题不好一概而论,各个高校具体情况有别,发展定位和愿景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从黄河科技学院的自身情况来看,作为地方应用型科技大学,这个“应用型”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仅要提供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还要自觉服务地方发展,开展应用对策研究,为党和政府提供高质量的智库建议。现在,建设一流智库已经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创新发展研究院也已成为我校应用型科技大学建设的重要拼图,成为学校发展布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是高校能不能建好智库?实践证明,能。一年来,创新发展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跟踪研究重大问题,对热点问题积极发声,回应社会关切,起到了智库资政启民的作用,研究院的各项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和肯定,从而极大坚定了我们办好智库的信心。
三是高校与智库能否协同发展?回答也是肯定的。创新发展研究院一年来的努力和成效,丰富了我们对应用技术大学内涵的认识,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提高了学校美誉度,增强了学校影响力,特别是通过建设智库,凝聚了一批高端人才,贴近了社会实际,密切了与政府的关系,扩大了与各界的联系,实现了智库建设与学校发展同步和共赢。
回顾一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办好高端智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概括起来,建设智库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一、要有一个好思路。好思路首先要有特色,创新发展研究院的特色就是关注河南、贴近实际,围绕区域创新开展研究,谋划活动。好思路还体现在要有好的策划,有配套的智库产品和经常性的科研活动。
二、要有一个好机制。包括首席专家机制、课题制以及适应智库特点的考评奖惩机制。去年我们对研究院提出了“高度信任、充分授权、大力支持”的方针,今年又开始实行预算管理,首席专家对研究院的预算经费有支配权。总之,就是要保证需要、减少环节、方便办事。
三、要有一支好队伍。创新发展研究院目前已经配置专职研究人员16位,紧密型的兼职研究员20多位,还准备进行必要的充实。好队伍离不开好的带头人。我们感到幸运的是研究院成立以来,名誉院长张大卫同志给予了很多切实的指导和帮助,不仅提供坚强后盾,而且亲自交办任务,今天还要做主旨演讲,相信会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首席专家喻新安教授的统领能力、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也是有目共睹的。学校对研究院两位领导同志的辛勤付出和突出贡献很钦佩、很感激,他们也是我们的榜样。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加强高校智库建设是一篇大文章,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干,黄河科技学院愿意成为河南高校智库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愿意为河南高校智库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也真诚希望继续得到兄弟高校各位名流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为智库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省委政研室科教党建处处长 徐大海
省委政研室是省委的一个工作部门,我们的主要职责有四项:第一是为省委领导同志提供文稿服务,为省委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第二是承担改革任务,改革办设在省委政研室;第三是为省委重大决策和省委中心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为决策服务;第四是省委领导同志的信息部。谢伏瞻书记对省委政研室尤其是政策研究部门提出两个要求:一个是研究的时候要以问题为导向,着重加强对问题的研究,要有针对性;二要加强研究的深度、广度和适应度。
今天主要谈两个方面:一是河南新型智库建设目前存在哪些问题,二是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首先谈一下,河南智库建设方面存在的有关问题。
一是智库发展“量多质少”,高知名度、大影响力的智库相对比较缺乏;二是体制机制方面存在一些弊端,难以适应新型智库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实际需求;三是适应智库建设需求的人多“才”少,难以为资政启民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四是智库的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不高,国际影响力尚待提升。
优秀智库应该具备“三库两桥梁”的地位和职能,就是党和政府可以倚仗的思想库、政策库、人才库,沟通党和政府与社会的桥梁,以及河南与省外和国际的桥梁。谢伏瞻书记最近两次对河南新型智库建设提出具体要求,要充分发挥新型智库的作用,把智库建设作为推进科学执政、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引导和推动智库建设健康发展,加快打造一批具有中原特色的高水平智库。建设具有中原特色、彰显河南品牌,打造中原品牌的新型智库,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智力支持。
建议重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明晰功能定位。坚持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社科联、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新型智库体系。
(二)要优化结构布局。加强高端新型智库建设力度,争取有更多智库能够进入国家队,进入国家高端智库首批建设试点、进入国家专业化高端智库发展规划。立足河南发展的大局,加强智库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要按照“重点扶植一批、改造转化一批、规范培养一批”的思路,重点建设我们的专业化高端智库,重点建设河南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专业化高端智库。同时,要增强党政机关所属政策研究机构决策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好统揽全局、牵头抓总、凝聚力量的核心主导作用。
(三)创新体制机制。要重点加强党委政府部门与智库的合作,定期向智库公开发布信息,解决党政部门与智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推进多方协同创新,鼓励党政部门和智库机构进行合作研究,打破学科和部门界限,以课题为纽带组建研究团队,集中优势力量联合攻关。
(四)健全制度保障。要通过举行听证会、座谈会、论证会等有关形式来听取智库的建议。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共参与度,建立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的制度,采取公共决策招标方式,逐步消除“官”“民”智库之间的差别对待。
(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社科管理部门协调、社科研究机构落实、社会各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省社科联等职能部门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各种智库协调发展,加强合作和联系,努力为新型智库、中原智库大力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
为建设一流高端智库而努力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 喻新安
我代表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做一个发言,题目是《为建设一流高端智库而努力》,主要谈三点体会:
一、建设高端智库的关键是定位和特色
我们这个创新发展研究院的定位,就是研究区域创新问题,或者说,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研究区域问题。核心任务是,讲好河南故事、传播河南声音、扩大河南影响。为此,我们的智库人员必须做到接触实际、了解实际,进而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
但是现在问题来了。我们的智库人员多数都是教书匠,智库要求科研人员“顶天立地”,就是既了解上面的政策方针,也要了解下面的实情。而一般教书匠往往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两头缺。那怎么办呢?所以我们提出创新研究的基本要求,有几个提法:一是和现实问题的联系要近一点、再近一点,不能空对空;二是反映全省重大的社会关切要快一点、再快一点,不能慢半拍;三是研究区域发展前沿问题要深一点、再深一点,不能浮光掠影。这是总的要求。为此,还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研究方式的转变,就是由过去的纯理论研究向应用对策研究转变;二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就是由过去习惯的从概念、体系出发,向坚持问题导向转变;三是表达方式的转变,就是从过去纯学术性表达转向学术化、大众化表达并重甚至以大众化表达为主。
另外就是怎样解决现在智库人员知识结构不匹配问题,我们也有几个办法:第一是“恶补”,在一定时期内集中解决应用对策研究知识不足的问题,比如说要补国情省情知识不足之缺。我们计划采取国情省情系列报告的方式,比如说新世纪以来中央几次党代会的精神,省委从七次到十次党代会的精神,近十年来国务院和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国家和省级层面“十五”到“十三五”发展思路的转变,等等,这都是过去一些高校老师不大感兴趣、不大关注的事情,但是作为智库人员必须深入了解,所以要补这个课。第二是调研,就是深入了解实际。第三是实战。这是最重要的。科研人员的应用对策研究能力,只有在研究过程中提升,没有更好的办法,就是要多组织做课题,共同讨论,找感觉、提高思维能力,要鼓励探索,形成好的研究氛围。
二、引导智库发展的主要是有效谋划和推出高端产品
有效谋划。谋划要有全局意识,要有高站位和大视野,有前瞻性,要关注重大问题、前沿问题,要回应社会关切,适时发声,不断发声,善于借助传媒,扩大智库影响力。对智库干什么事,大的方面、小的方面,长期的,短期的,都要有考虑,有布局。
高端产品。要有品牌意识,努力打造智库品牌。要有组合型的智库产品,有长线的,有短线的,有重磅力作,也有时评短论。以高端的小型研讨为主,兼顾举办大型论坛。
三、创新发展研究院今年的打算和安排
创新发展研究院有四个研究方向:第一个研究方向,是河南国民经济运行分析与研究。和去年一样,打算出两个研究报告,上半年一个,下半年一个,要开研讨会、发布会。
第二个研究方向,是组织重大现实课题研究。我们正在围绕河南发展热点焦点问题,组织若干篇重要文章,今天大家看到的是关于河南自贸区发展的文章,前天河南日报理论版发表的,还有一篇明天见报,是关于研究河南国家战略叠加问题的,还有若干文章将在河南日报或其它学术期刊呈现。我们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委托的两项课题,另外打算以招标和委托形式完成五到六项全省重大问题研究,还要围绕省十次党代会重大选项进行专题研究,准备出版《河南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丛书,五到六本。
第三个研究方向,是创新创业研究。受省发改委委托,创新发展研究院正在对全省双创基地发展方案进行评估,要写评审意见,将来还要进行调研,参与第三方评估。另外正在组织编写《河南双创发展报告》,就是蓝皮书。河南首批双创基地包括12所高校,18个区域性基地,还有30多个企业,我们争取都走到。
第四个方向是新经济研究,我们准备编写《新经济概论》,正在准备。
活动方式方面,我们也有新的考虑。打算聚焦热点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小型研讨会,今年已经举办4次,全年计划15次左右,一般有事便发声。7月份将举办第三届中原创新发展论坛。还有一个想法,年底和有关部门合作举办“河南经济年会”。我们有一个内刊《创新资讯》,要提升质量,向领导机关呈送、向各方面赠阅,发挥它的作用。还有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也要办好。
以上是我们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我们愿意和各高校智库加强合作,推动全省高校智库建设迈上新台阶。
提高对策研究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程传兴
首先对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成立一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祝贺,非常高兴去年的今天参与了揭牌仪式,今天正好是揭牌一周年,这一年有很多成绩,成绩值得祝贺,经验值得学习。这是第一点。
第二,借这个机会简要介绍一下河南农大关于智库工作的开展情况。我们学校成立了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院,主要是围绕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急需的技术研究、制度变迁、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等重点领域,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研究,以期发挥高校智库资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服务社会的重大作用,为党委政府部门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我校智库在人员组建上采取专兼结合形式,通过建设开放的学术组织为课题成果研究提供保障。我们广泛吸收校内农业科学、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智库成员研究范围涵盖技术、理论和政策等各领域,现有专业研究人员23人,其中教授15人。我们将紧贴技术、学科、行业前沿,智库核心团队侧重开展相关热点政策研究,同时与各学院具体学科结合开展交叉研究,开展特定领域的问题研究,根据研究需要引入相关方面的专家,做到与技术理论相结合、研究与实际相结合。
我校智库工作刚刚起步,现阶段情况有以下方面:第一,我们第一期开展五个研究:河南省土地流转与耕地制度研究,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河南省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农田土壤生态安全保障制度研究,新型农业精品培育战略研究。这是这一阶段已经开展的工作。第二,下面将定期举办有影响的高端论坛,通过论坛、公众号、咨询报告等方式公布我们的成果,增加影响力。第三,探索促进智库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
现在高校刚刚建设智库,应该说各高校热情都很高,但是客观地讲,虽然一些高校做得很好,但高校智库建设的总体水平和社会认可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怎样提升我省高校智库的社会认可度、扩大它的影响力、发挥它的作用呢?有四点体会:
一、要努力提高对策研究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所谓针对性是智库研究要针对现实各类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策建议,要以问题为导向。要紧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大问题,紧密结合河南发展实际问题,对河南社会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要深入调研、广泛了解现实情况,敏锐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必须具有针对性,以问题为导向。
研究必须要有科学性。我们的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学术研究,要真正使我们的对策符合实际、符合规律,必须在学术研究基础上对一些问题深入探讨、深入研究,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对策建议。要结合学术研究进行对策研究,增强研究成果的科学性。
增强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智库的建议要被政府采纳,必须要有可行性。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研究人员就必须对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要求清楚明白,对基层的实际情况清楚明白,要善于发现问题,对理论分析要深刻,对存在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要能够深度分析,对策和建议要具体、有可操作性。
二、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智库研究内容不同于一般的学术研究。我认为参与智库研究的人员水平应该更高、更全面,如果仅仅从学理上分析,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很难适应建设智库的要求。
从团队初步运行情况看,我个人感觉这里面人员有两个构成,一要有固定的核心成员,必须是专职来做。然后根据研究内容再扩展相关人员参加。我们研究小麦发展战略的时候,把搞育种、栽培、植物保护的相关人员聚集到一块儿,包括土地资源管理的聚集到一块儿,这样才能对问题深入研究。所以要有固定的核心成员,同时有外围的研究人员。研究队伍要有数量,更要有素质,从一般学术研究、科学研究到智库研究,是一次大的转变,我们的教师也需要学习、需要提高,这是队伍建设的需要
三、以分工为基础,加强合作。为了提高河南省高校智库的整体水平,我认为需要智库之间加强交流、加强合作。因此提出建议:能否成立一个河南省高校智库协会?有这个协会的好处:第一是组织大家在一起交流,相互学习;第二是资源可以共享,有些研究项目大家可以协同作战,发挥高校的整体优势;第三是以协会名义向社会发声。这件事情希望各位领导给以支持。
四、高校智库发展需要加强指导和支持。有四点:1. 给个名。下个文件,给智库一个名分。2. 给个活。智库研究是给政府做决策参考,希望有关部门定期发布近期省委省政府关注的问题是什么、需要研究的是什么,我们从中找一些活儿干。3. 给点钱。能否再多点财政支持。4. 给点渠道。我们研究成果出来以后得让政府看,怎么送给政府?得有一个渠道。这个渠道是向政府推送、向社会推送的平台。有了这个渠道,就可以使高校智库研究成果让社会有更广的了解,影响力慢慢就出来了。
发挥高校学科优势 推进高校智库建设
郑州大学副校长、教授 刘国际
我代表郑州大学就如何发挥高校学科优势谈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和服务国家和区域的重大战略需求。高校智库建设要服务国家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突出的问题,坚持需求前列,善于发现社会热点、难点和重大现实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并且能够针对问题聚集一批一流的专家队伍,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在国内国际发出声音,这应该是我们高校的使命担当。
去年5月份,河南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挂牌,郑州大学立即提出一个方案,怎样利用郑州大学的学科人才优势,推进河南省创新驱动战略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因为我们有一个总体规划,要主动融入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反复调研、论证,形成了创新驱动战略发展研究院的框架和方向,大概确定六个研究方向:首先是支撑我们创新驱动发展人才的资源,因为做任何事情没有高层次人才资源是不行的;另外是法治体系建设、金融创新安全、城市与创新发展研究、大数据与产业创新发展,包括中原文化研究等等。同时我们确定了六个工作任务。这些工作实施以后,将为我们后续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提供相应的战略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
二是会聚高端人才,突出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进而打造一流团队。深入推进高校智库建设,需要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决策、咨询,造就一批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家、重大战略的参谋者,形成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学术功底厚实、专业应用研究、善于传播推广的智库队伍。刚好河南省给了郑州大学一个人才改革的特区,我们利用这个人才特区,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更加有利于良好的育才、引才、用才、惜才的环境,更好地出现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聚集效应。比如我们去年暑期引进的世界银行顾问、美国马里兰大学中国土地政策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丁成日教授。他到校以后迅速组建了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博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前美国政府内阁官员肯·凯瑟勒教授等一大批公共政策类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构成的科研团队,并且在郑州大学成立了城市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这个中心立足中原,面向全国,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主攻方向,探讨在城市化、全球化和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产业和经济发展。我们的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学校在资金、政策方法寄予了极大的支持。今年7月,郑州大学将承办一个关于城市发展方面的高层次的国际论坛,届时欢迎各位领导和同仁能够参加。
三是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建平台、聚力攻关。郑州大学依托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智库,深化科研组织模式、人事管理制度,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资源配置办法、考核体系等综合改革,充分挖掘学科优势,调动各方面资源投入,提升我们平台的建设。以我校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为例,从2012年成立以来,以河南省社会治理的热点问题和省委省政府关切的问题为切入点,致力于打造河南省社会治理的智库,建立了资源共享、开放包容的数据库,每年发表蓝皮书,编写《决策与参考》,定期报省委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这项工作已经形成我们一个很好的品牌,也为河南省各级政府服务的社会治理专家咨询提供了很好的决策。
四是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这是郑大的特点,实现学科协同。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一般都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整体性,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路径的思考,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科的领域和视角,而是有赖于尽可能多的不同学科的人进行相互协助、联合攻关。这一点在人文社科方面我们有很好的基础研究,学科门类全,高端人才多。比如我们的法学学科,作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以及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建有中国法律制度研究中心、中国国有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等。我们有一个沈开举教授,在中国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中提出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要建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战略,被前任总理温家宝做了批示。在去年省政协召开的大气污染防治空间专题民商会上,沈教授又提出了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建议,也得到省长陈润儿的专门批示,这也是对我们郑州大学智库建设的充分肯定。
新时期郑州大学将进一步强化智库体系建设的内涵,立足中原,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突出学科交叉,促进协同创新,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好智库的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重要的功能。
高校智库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党委书记 程智韬
非常高兴也非常愿意来参加今天这次研讨会。下面我把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年做的工作做一个汇报。
河南建院有60年办院历史,在河南建筑业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以河南最美建筑为代表的遍布中原大地的建筑成就中就凝聚着我们建院学子的精神,闪耀着河南建院学子的智慧。2016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增强服务新型城镇化和建筑产业现代化能力实现新常态下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学院也据此制订了“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形成以土木建设为工科专业的核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市场管理、建筑经济与建设法律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把学院打造成集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社会培训与一体建设类职业教育基地,全省建设行业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和基层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基地,建设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基地,建设新科技、新理念的推广基地,城市规划建设和建院转型升级的应用型智库。
我们理解,智库建设主要是提高国家智力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和软实力,应该具有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作为我们有建设行业背景的院校,必须找准在制度体系中的地位,把握好方式方法。我们初步考虑是要依托建筑行业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接地气的优势,针对建设领域基层和一线的实际问题,把政策如何贯彻下去、技术和管理方法如何在一线推广应用,基层的困惑、矛盾、诉求和对策建议如何向上反映为切入点,建立起有效的上下沟通传导机制,检验和反映政策的反馈成效,增强和改进决策的对策性。
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
一是围绕全省工建系统中心工作开展研究,积极投入全省住建系统工作中,我们参与了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百城建设系统工程、建筑市场信用评价等政府文件的调研和起草,围绕绿色建筑、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新领域开展调研,承担了全省住建系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的系列培训任务,对一线工地上特别需要加强安全需求的要求,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建设生产企业专项实验人员的岗位培训、从业人员的能力培训,我们以推进企业建筑业资质改革、提升建筑企业技工职业技能为重点,支持了河南林州关于河南省建筑行业综合试点改革市的建设和任务,同时为光山县、上蔡县、方城县等贫困地区和家庭提供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此来探索精准教育扶贫政策的落实途径。
二着手组建智库组织机构,学院牵头组建了河南省建设行业的校企指导教育指导委员会,河南省建筑职业教育集团,省住建厅也把河南省法学会、房产研究会秘书处设在学院,我们现在也正在组建装备式建筑研究中心等一批智能机构。
三培养和聚集高素质人才。学院骨干教师到省住建厅关键处室挂职锻炼,直接参与厅里工作。同时我们也建立起学院和厅机关、直属机构的干部交流机制,同时面向社会选拔了一批人才,今年在北京高校招聘,共引进了85个人。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经进入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内涵质量的新阶段,城市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城市设计等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建筑业也进入了以标准化和信息化为基础、装配化和绿色化为重点的新发展阶段。工程总承包、建筑企业资质等建筑劳务资质改革,使建筑业转型升级也面临巨大挑战,更应该强调的是过去住建系统的工作领域仅仅局限于建筑业和施政这样的基础领域,现在随着中央和省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省住建系统的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智力层面,涵盖了公关调控、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社会管理以及社会监管,所以说新型城镇化和建设领域智库建设任重道远,目前我们的工作也仅仅是刚刚起步,我们将在智库建设的定位、组织机构的运行、人才培养的聚集、智库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继续探索,努力在我省智库建设体系中占有一定地位,发挥独特的作用。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所作为
南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卢志文
非常感谢黄河科技学院提供这个机会。我介绍一下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工作的情况。我们是2013年7月份由时任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提议与南阳师范学院共同成立南阳战略发展研究院,主要任务就是服务南阳经济社会发展。运行几年来得到了南阳市和学校大力支持,得到了河南省社科院的支持,成立了省社科院南阳分院,实现了借力发展。
南阳战略发展研究院的运行模式,是市委市政府和南阳师范学院共建,人员方面是采用专兼职结合方式。目前专职人员16名,学校其他院系也积极参与。建院一开始紧紧围绕南阳市高效经济生态示范区和经济社会五位一体建设和党建开展研究。经过几年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受到社会各界和市委市政府的认可。项目主要来源于领导点题、单位委托和自拟题三大类,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招标方式和个人申请,像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一些高校的专家都参与了我们的项目研究,多次深入到南阳进行考察。我们的成果汇报主要是建设沟通机制,依托市委政研室直接向市领导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南阳日报》进行发布。这些成果主要是围绕南阳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南阳市中心城区两路两翼、建设副中心城市、对接丝绸之路和豫鄂陕城市群建设等重大问题展开的。
我们感觉到现在运行整体上比较顺畅,主要是一开始对接机制、沟通机制与市委市政府沟通机制比较畅通,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书记、校长对科研项目经费大力支持,每年投入200万元,人员是自由组合、自主调配,同时我们邀请一些学术大家参与指导,如邀请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对区域经济、区域规划进行指导。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细化内部运行科研成果的评价,鼓励科研人员接地气,深入企业调研,并加强与政府的合作。
再一个是成果转化渠道再扩大一些,与政府、与市委包括其他政府部门的联系再密切一些。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扩充渠道,扩大专兼职队伍。
关于高校智库发展的六点建议
河南理工大学太行发展研究院教授 王保庆
关于高校智库建设,我提六点建议、六句话。
第一,高校智库要认真建设,必须有必要的专职人员,师资名正言顺,专业化、正规化,可实行小内核、大外围,专兼职相结合。
第二,应当将河南高校智库纳入双运营建设智库。现在对世界一流学科比较重视,对一流智库喊得大、做得虚,实际上智库建设真正是一二级学科打交叉,它是移花栽木,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得几百年,一流智库很快。
第三,提供供给与需求对接渠道。现在主要是渠道不是很畅通,没有制度保证;第二是供给与需求错配。
第四,建议组建河南高校智库联盟。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内部交流、学习提高;第二个是集中发声、产生影响力。
第五,建议由省教育厅牵头,征求各方意见,制定游戏规则、标准和考核体系。逐步完善,可以试行。
第六,要认真研究,智库项目怎么研究,智库产品怎么制作?我去年看了十多个老师甚至是教授、副教授的所谓“智库文章”。一种类型是学术论文,20句话没有一句有用;二是报刊文章,属于宣传教育,领导一般也不需要看。真正典型的智库产品,“改头换面”就应该是政府文件。
主编:喻新安; 本期编审:周建光 蒋睿
报 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领导。
赠 阅:各省辖市、直管县(市)、县(市、区),省直有关部门,有关高校、企业。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紫荆山南路666号 邮编:450000
电话(传真):0371-68787369 电子邮箱:zhcfyj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