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发表记者侯隽 张宇轩采写的报道《河南:“中部之中”的新看点》。
报道指出: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进程中,河南肩负着哪些重大使命与担当?已经收获哪些成绩与经验?又正在如何应对新机遇与新挑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奔赴河南多地,探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的“河南作为”。
报道共分四个部分:农业大省谋新篇:“丰粮仓”更要 “优粮仓”;工业强省向新行:让“河南造”有高原亦有高峰;打造枢纽经济:强化中部地区“大通道”格局;“老家”河南的文旅新故事: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报道援引了对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专访的观点。喻新安院长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河南用不足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1/10的粮食、1/4的小麦,可以说,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也不会丢。”
2023年国庆长假,河南的游客接待量名列全国第一,当时吸引了很多媒体关注。今年“五一”假期,河南共接待国内游客6168.1万人次,数据再次领跑全国。
喻新安表示,他对这个成绩并不吃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或迁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了一半。河南是全国的文物大省。”喻新安说。
喻新安表示:“有了流量更要‘留量’,如何转化为经济增长引擎是下一步关键。”
(杜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