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专家观点
  •   >   正文
  • 专家观点

    喻新安:可能影响逆周期增量调节成效的因素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4-11-02    浏览次数: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10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持续抓好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地落实,及时评估和优化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提升宏观调控成效。"

    自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会议首次提出"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以来,"增量调节"成为街谈巷议的热词,增量规模多大,更是各方面关注的问题。

    现在,需要讨论的是,哪些因素会影响到逆周期增量调节的成效。我们需要如何逐一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兴利除弊,未雨绸缪,尽最大努力实现逆周期增量调节的目标。

    1.逆周期增量调节采取什么样的调节模式。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不仅指增量调节规模要足够大,更重要的是,逆周期调节的方式方法或调节模式,要科学精准有效,符合我国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使得广大民众更加有感,从心底里拥护和支持。概括一下,可供选择的增量调节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模式,着眼供给侧,就是参照2009-2010年"四万亿"刺激政策的做法,重点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第二种模式,着眼结构性调整,就是参照类似1998-2002年推动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和做法。第三种模式,着眼需求侧,就是加大民生领域如教育、医疗、社保、养老、幼教等领域的投资,切实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支出占 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增量调节采取什么样的调节模式,效果是不一样的。只有把立足点放在汇集民意、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把促增长与惠民生结合起来,才能选择最佳的调节模式。

    2.逆周期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能否落到实处。"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主要指向有五个方面:首先,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其次,解决民营企业预期问题;第三,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第四,解决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问题;第五,解决资本市场问题。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互相缠绕,彼此关联,且积累的矛盾非常复杂,解决起来难度极大。虽然,从9月24日至10月17日,十部委接连举行4场重要发布会(9月24日金融部门,10月8日发改委,10月12日财政部,10月17日住建部等),释放了增量调节的政策和举措内容,如降准、降息、降低首付比例,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增强信贷投放能力,进一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但经验证明,好政策真正落地并非易事,"一揽子"政策如何协同,各级政府的执行力面临考验。

    3.民营企业能否恢复信心和发挥主力军作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被列入此次里程碑式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这与民营经济在我国整体经济中扮演的主力军作用有关。民营经济不振,什么样的宏观调节也不会起作用。现在,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不好,预期不佳、信心不足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据报道,近年来,深圳、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已成异地执法高发地区,仅广州一地2023年以来就有近万家企业遭遇异地执法,也可称之为趋利性执法,实质是逼迫企业"交钱放人"。此种情况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构成现实威胁。《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有不少新的表述,如关于产权保护,从过去的"依法平等保护",改为"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就是从民营企业最顾虑、最担忧的环节着手,加快基础性的法律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预期问题和信心问题。但民营企业能否恢复信心和发挥主力军作用,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建立起法制秩序,破解"有法不依"、"权比法大"的老大难问题。

    4.社会活力和社会需求能否得到激发与释放。我国9月份的社融数据显示,M2同比增长6.8%,前值6.3%,M1同比-7.4%,前值-7.3%。M2增加,M1下降,说明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另据统计,我国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名义增长3.4%,低于上月的6.4%,降至4月以来最低水平;9月份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6.0%,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为同期最低水平。这些数据,既反映了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也表明居民增收存在压力,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强,社会有效需求仍然低迷。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是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核心任务,为此,在增量政策中,围绕"两重两新"的内容是最多的。如何重视在需求侧发力,加大民生领域投资,改善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状况,为逐步形成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做好准备,对增量政策调节的成效影响甚大。

    5.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能否保持基本稳定。中国早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工厂",中国产品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世界市场高度依赖。逆周期增量调节,不可能关起国门进行,其成效如何,某种程度上将受制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稳定性。10月4日,欧盟通过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反补贴税的议案,根据该议案,今后五年欧盟委员会可以对中国电动车加征从7.8%到35.3%不等的反补贴关税。欧盟宣布该议案后,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连续暴跌两个月。美国大选进入倒计时,据路透社报道,来自共和党的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底特律发表集会演讲时,再度提到了中国汽车,扬言如果他当选总统,将对中国汽车加征200%,甚至1000%的关税。其实,在遏制中国问题上,美国参众两院、共和民主两党是一致的。可以预见,欧美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将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稳定,破坏全球经济体系和经贸规则,也会对我国增量调节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另外,广泛存在的官员免责思维和"躺平"现象能否改变,积弊甚深积重难返的形式主义能否得到克服,民粹主义和极左思潮能否得到治理等,都可能成为影响逆周期增量调节成效的X因素。

    2024年11月1日


    Copyright@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