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造成一些外国人认为“中国不再是发展中国家”的原因,除了西方敌对势力基于意识形态的不良企图外,就我们自身来说,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1)存在与国力并不匹配、耗资巨大的节会庆典活动。 (2)国内楼堂馆所的建设档次和水平,给世人中国已经“强起来”的错觉。(3)基础设施 和城市建设投入巨大,让世人感觉中国财力 非常之雄厚。(4)一些国人追逐高档奢侈生活,给外国人造成中国富裕无比的印象。 (5)对国力宣传方面的偏差,可能误导世人 对中国发展水平的研判。(6)对外援助数额巨大,外媒认为中国在尽发达国家的义务。 应当做出必要改变。发展目标,瞄准世界一 流水平,特别谦虛,特别谨慎,多做实事,不说大话。对外关系,仍然要韬光养晦,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避免陷入战略被动。国 内建设,要尊重规律,尊重科学,防止贪大 求洋,严禁冒进和搞政绩工程。国民消费,要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致富不炫富,逐梦不显摆。舆论宣传,调低“历害国”宣传调门,走出片面追求“政治正确”的误区,克服 “假大空〞的陋习。网络管理和舆论管控,既要反右,更要反“左”。
日前,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前不久,美国会众议院通过"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法案",要求美国务院对国际组织施加影响,取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近日,美国会又提出一项决议案,反对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有评论认为,美国此举再次暴露了将其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打压遏制中国的真面目。发言人对此作何回应?
汪文斌表示,中国是各方公认的最大发展中国家,美国想给中国送顶"发达国家"的帽子,对不起,这顶帽子中国戴不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着充分的事实依据。维护发展中国家地位是中国的合法权利。中国属不属于发展中国家不由美国说了算。中方将坚定捍卫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合法权益。
汪文斌的表态,义正词严,代表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心声。这里,有几个关键点需要加深认识:
一是,中国是各方公认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概念是经合组织2006年提出来的。目前世界公认的发达国家有24个: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典、芬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瑞士、奥地利、土耳其、澳大利亚、新西兰、希腊、冰岛、爱尔兰、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据统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3%上升到18.5%。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6300美元上升到12741美元,即使这样,也仅是发达经济体的1/5,仅相当于美国的1/6 。2021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位列世界第68位,人类发展指数世界排名第79位,与主要发展中国家排名相当。所以,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二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着充分的事实依据。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披露,中国极低收入层的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有5.6亿人;低收入层月收入在1000-2000之间,有3.1亿人;月收入在2000-5000之间,有3.8亿人。中国社会目前90%的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62%的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月收入过万的只有7110万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数据显示:居民人均年收入只有19629元,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性收入只有1635元;还有12.7亿人口的月收入低于5千元。所以,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收入还很低,对比发达经济体差距很大。
三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地位是中国的合法权利。2023年3月,据美国《国会山报》消息,美国众议院以415:0的压倒性结果,通过一项新的涉华法案。该法案名为"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法案责令美国国务卿,将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认定为"中高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或发达国家"。美国此举,是企图通过涉华法案,剥夺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地位,阻止中国从中获取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打压遏制中国发展空间,让中国背包袱、扛责任,挑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关系,干扰、迟滞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势头。对此,中国绝不会答应,将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四是,中国属不属于发展中国家不由美国说了算。现在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化,美国一极称霸的时代已不复存在。美国的不合理要求,一定会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弹和反对。事实上,美国剥夺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动议由来已久。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华挑起贸易争端但收效甚微,便从2019年起,数次要求WTO取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试图以此禁止中国凭借"发展中国家"身份获得优惠待遇。用特朗普的话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很多美国没有的好处。但美国政府的企图始终没有得逞,也不可能得逞。
五是,中方将坚定捍卫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合法权益。维护发展中国家地位是中国的合理合法权利。中国从没有将发展中国家地位当作获取特殊优待的"敲门砖",而是积极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承担更多国际义务,作出更多中国贡献。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8.6%,高于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的总和。中国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已经成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中国以建设者的姿态推进国际发展合作,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赞誉。
不过,凡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涉华法案"和汪文斌先生"严正声明"这件事来说,还真有些问题值得深思。俗话说,人数过百,形形色色。伟大领袖也曾指出:凡有人群的地方,都分为左中右。那么,在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轮流执政、言论自由、实行民主体制的国家,在两党分庭抗礼、经常对掐的美国众议院,竟然能以415:0,也就是百分之百赞成的比例,"一边倒"地通过涉华法案。这真是不可思议。"左中右"难道合流了吗?美国没有"统一思想"这一说,那么,为什么通过涉华法案,思想如此统一呢?
看来需要静下心来,自我反思一番。这些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力日渐增强,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我们的政府机构、涉外团体、社会组织乃至居民个人,在某些方面、领域和场合,是否有不谨慎、"翘尾巴"的情形?是否有"露富""炫富"的状况?是否有"自我膨胀"甚至狂妄自大的过度宣传和造势?好事的美国政客,会不会抓住了一些"把柄",大做文章、大肆渲染、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还是刚刚提到的,总不能说415名美国众议员都是"仇华""反华"分子吧!总不能认为全体美国众议员都是处心积虑、众口一词地要与中国过不去吧!绝不可能是那个样子。美国众议员,不是政府任命的,不归总统管,他们是通过各个选区竞选、选民投票选出来的。中美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绝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是友好的。由美国人民选出的众议员,怎么可能一致"反华"呢?这不符合辩证法,更不符合事实。不必讳言,一定有我们自己"不检点"的原因。
反躬自问,造成一些外国政要认为"中国不再是发展中国家"的原因,除了西方敌对势力基于意识形态的不良企图外,就我们自身来说,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存在与国力并不匹配、耗资巨大的节会庆典活动。我们有时为了显示发展成就,在承办体育国际国内重大赛事、重大国际会议和活动、举行重要节庆活动等方面,追求豪华、气派、国际一流,甚至美轮美奂,还要压过以往的承办国,给世人以中国财大气粗"不差钱"的印象和感觉。
第二,国内楼堂馆所的建设档次和水平,特别一些政府的豪华办公大楼,给世人以中国已经强起来的错觉。这方面的情况,网络上有大量曝光的案例,早已引起民众的不满和反感。譬如,河北省正定县常住人口55万,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30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亿元,但正定县政府办公大楼建筑面积达39万平米,造价40亿,享有"陆地航母"的美誉。当然,十八大以来,严格八项规定,这方面情况有了很大好转,但前些年给外界的影响是很难消除的。
第三,我国在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投入巨大,有"基建狂魔"的雅号,给世人中国已经"强起来"的错觉。尽管多数基建项目是必要的,但也不乏贪大求洋、过度超前、利用率很低、效益极差的项目。拿高铁来说,据称除京沪线外,绝大多数线路亏损,亏损额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些地方城市建设追求高大上和表面光鲜,寅吃卯粮,负债累累。基建规模与国力不匹配,城市建设与地方财力不匹配。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到了"破产"的境地。
第四,一些富起来的国人追逐高档奢侈生活,给外国人造成中国富裕无比的印象。2023年2月14日,中国高端消费领域专业研究和顾问机构要客研究院发布《2022中国奢侈品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为9560亿元人民币,在全球奢侈品市场占比高达38%,中国人是全球奢侈品消费的最重要力量。中国经济总量仅占世界总量的18.5%,奢侈品消费占比超出经济总量占比近20个百分点。
第五,对国力宣传方面的偏差,可能误导世人对中国真实发展水平的研判。近些年,以"厉害国"为主基调的国力宣传铺天盖地。XX卫视有一个"这就是中国"专题节目,充斥着中国富强、美国衰败的内容。有几个畅行全国的"大咖",不断给西方提供"中国不再是发展中国家"的佐证。如中国人民大学金XX说:"我们蹲着都比日本高","中国制造业比美国和日本的总和还大,中国成为超级大国指日可待"。复旦大学张XX说:"我们的农民工伙食确实比美国中产家庭过得好","2020或将是中国超越美国元年"。清华大学胡XX说:"中国已进入全面赶超、主体超越美国的时期:中国在经济实力(2013年)、科技实力(2015年)、综合国力(2012年)已经完成对美国的超越","2016年,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分别相当于美国的 1.15倍、1.31倍和 1.36倍,居世界第一。"一些官媒竟然格外推崇这些"胡言乱语"!不客气地说,外国政要对中国发展水平出现误判,要求取消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那些不遗余力吹嘘"厉害国"的大咖们"居功至伟",而对其默许纵容甚至百般呵护的某些部门,则应该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
第六,对外援助数额巨大,似乎在尽发达国家的国际义务。有资料显示,中国对外援助特别是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援助金额,早已超过了多数发达国家。外媒评价,中国对外援助出手阔绰,一些落后国家已经把中国当做"摇钱树"。有评论认为,中国实际上已经在尽发达国家的国际义务。
以上种种,未必准确,更不可能全面。作为思考问题的一种方法、一个角度,是否对认识美国众议院"全体"赞成"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法案这个极端现象有所帮助呢?
如果上述分析有些许道理,那么,我们就应该做出某些必要的改变。处理任何事情,无论是家事还是国事,都要学会换位思维,都要讲道理,都要自信但不能骄傲。特别在我国由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艰难过程中,在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嬗变的漫长进程中,应该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特别谦虚,特别谨慎,多做实事,不说大话。在对外关系方面,仍然要韬光养晦,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处理好与美国及西方世界的关系,避免陷入战略被动。国内经济建设,要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建立和完善重大经济活动和项目的决策机制,防止贪大求全,严禁冒进和搞政绩工程,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全体国民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追求美好幸福生活,但致富不炫富,逐梦不显摆,争做有涵养有情怀有爱心有追求的时代新人。
坚决调整对"历害国"的宣传调门。内宣外宣,都要实事求是,走出片面追求"政治正确"的误区,克服"假大空"的陋习。网络管理和舆论管控,既要反右,更要反"左"。对夸大渲染中国实力,给西方敌对势力反华提供"佐证"和"口实"、造成严重后果的所谓大咖,再也不能默许迁就放纵了!要加强教育,严加管束。对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的,要予以追究,严肃处理。
2023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