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专家观点
  •   >   正文
  • 专家观点

    喻新安;全国两会精神“关键词”

    发布日期:2023-03-17    浏览次数: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既要全面把握,又要突出重点。要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抓住一些“关键词”,深刻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

    1.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

    2.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3.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战略清醒、战略自信和战略主动,矢志不渝沿着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奋勇前进,就一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创造新的伟大奇迹。

    4.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5.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这既是前提和保障,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打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把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6.三个更好统筹。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要锚定既定目标,以奋进拼搏开辟未来。要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新阶段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落实好“乙类乙管”各项措施。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7.突出做好“三稳”。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

    要稳增长。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要稳就业。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稳物价。切实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左右。

    8.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的讲话中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和“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精神,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用真招实策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市场信心。

    9.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推动餐饮、文化、旅游、体育等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继续加大对受疫情冲击较严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10.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要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又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11.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提高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能力水平。深入把握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内在规律。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12. 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为世界和平发展增加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2023年3月17日


    Copyright@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