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这是党的最高领导人第一次把一个区域的发展与民族复兴伟业联系起来,凸显了河南在全国大局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评价中原更加出彩,不仅要关注各种出彩数据和总体效应,更重要的,是认识中原更加出彩的深刻意蕴,即揭示中原更加出彩的核心要义、感知中原更加出彩的恢弘场景、洞悉中原更加出彩的奥秘所在。
一、党中央把脉定向领航赋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赴河南考察调研,作出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总书记关于“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指示;关于“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指示;关于“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的指示;关于“打好四张牌”,县域治理“三起来”,“买全球卖全球”的指示;关于“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指示;关于“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的指示等,为中原更加出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十年间,国家先后批准设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国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等,形成一系列国家战略在中原的叠加,为中原更加出彩强力支持,赋能助力。
十年来,河南各级党委和广大干部群众不负中央信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心怀“国之大者”,心系“省之要者”,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了实处。
二、立足省情着眼长远制定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影响和决定一个地方的发展方向。河南决策层十分重视立足省情着眼未来,制定引领发展振兴的发展战略,善于把河南发展放在“两个大局”中考量,放在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功能布局中谋划。河南“十三五”规划提出:力争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核心支撑和带动全国发展的新空间;河南“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
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主动抬高坐标、提升目标,在更高的起点上谋求河南服务全国大局中肩负的新使命,对河南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进行系统谋篇布局,提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明确了落实国家新阶段“两步走”战略安排的河南路径,使河南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目标更加明确,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描绘了新蓝图,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着力点,增强了凝聚力,必将推动现代化河南建设提质提速、行稳致远。
三、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
创新是时代强音。河南历届省委都十分重视创新发展。省九次党代会提出: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推出更多的“河南创造”;省十次党代会提出:“奋力建设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新动能。省十一次党代会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拉高标杆,变“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为“国家创新高地”。
近一年来,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重构重塑省实验室体系,新组建6家省实验室挂牌运行,推动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重建重振省科学院,高标准建设中原龙子湖“智慧岛”;加快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系统谋划高校布局、学科学院和专业设置优化调整,量身定做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和支持政策,遴选7所高校11个学科培育“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出台“1+20”人才政策体系,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创新,将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
四、扬长补短厚植优势推动后发赶超
河南是欠发达省份,实现现代化必须重视扬长补短、厚植优势,推动后发赶超。按照省“十三五”规划“切实把厚植优势作为引领发展行动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的要求,启动建设中原科技城,谋划建设黄河实验室,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成投用国家超算郑州中心。按照省“十四五”规划要求,“围绕弥补短板,实施科教资源引聚突破、营商环境优化、生态治理和生态廊道建设提质,以及基础能力和民生补短板行动”。
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注重扬优势,巩固提升已有优势,加快培育新的优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优势真优、更优、长优;补短板,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材料、元器件、成套设备攻关突破,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综合交通、绿色低碳高效能源、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新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九大重点领域实施补短板重大项目8000个左右;强弱项,一手抓以人为核心的新 型城镇化,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创新开放“建高地”、县域经济“成高原",一手抓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成效十分明显,社会反响良好。。
五、抢抓机遇主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勇于和善于抢抓机遇,是中原崛起和出彩的重要经验。近年来,河南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坚决破除路径依赖、资源依赖,站位全局找准定位,把创新驱动、科技进步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数字化转型,高位嫁接传统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努力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成为关键环、处在中高端。
紧抓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把郑州都市圈从“1+4”扩容到“1+8”,不仅拓展了空间,更提升了潜力;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谋划实施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等重大项目,不断完善内外联通、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提升了河南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动区位优势、枢纽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的立法,谋划实施黄河实验室、沿黄生态廊道提质工程等重大项目;启动黄河博物馆优化升级、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打造黄河黄金文化旅游带,谋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认识机遇的战略性和可塑性,抢抓和善于利用机遇,成就了河南之变和中原更加出彩的骄人业绩。
六、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河南这些年发展比较平稳,态势良好,一个重要原因是,大的发展思路确定后,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几届省委都把开放带动作为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突破口。紧抓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放松,集中力量打造航空港区、自贸区等国家战略平台,锲而不舍推进“四条丝绸之路”建设,创新方式加强招商引资,河南作为功能性口岸数量最多、功能最全内陆省份的地位不断巩固,开放已成为新时代中原大地的亮丽主色。
几届省委都把推动乡村振兴作为巩固河南农业基础地位的重头戏。突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这个平台,突出“五大振兴”这个抓手,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与推动返乡创业结合起来,把生态环境保护与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实现了由“国家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人餐桌”的嬗变。
几届省委都十分重视优化区域布局。坚持一手抓龙头带动、做强中心城市,一手抓整体联动、做强县域经济,加快打造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动车组”,郑州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洛阳、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县域发展突出特色各显其能。
正是历届省委接续奋斗,在大的发展方向上保持一致性、连贯性,未走弯路,未翻烧饼,同时适应新的情况予以丰富、完善和提升,才保障了河南发展大局稳定,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