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研究成果
  •   >   其它成果
  •   >   正文
  • 研究成果

    引领中国经济迈向新蓝海——河南日报专刊刊登喻新安院长成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发布日期:2016-12-21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总结2016年经济工作,提出明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帮助读者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会议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本报约请专家学者谈谈对会议精神的学习理解。

     1. 引领中国经济迈向新蓝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2016年经济工作,部署了2017年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制定的方略、作出的安排,将决定中国经济的态势和走向,引领中国经济迈向新蓝海。

    释放五个方面的强烈信号

    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等。这一经济政策框架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高度。

    确立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定位和全局意义。明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提出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略认识上的极大提升,也是对保持经济大局稳定基本经验的重要总结。

    确立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从供给侧发力,寻求供需的动态平衡,是我国改进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而明确“最终目的”、“主攻方向”和“根本途径”,体现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识的深化和举措的聚焦。

    确定了明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项任务。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四项任务中有两个“深入推进”,体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振兴实体经济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部署,极具针对性和全局意义。

    确定了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的总体部署。强调要加快改革步伐,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并分别对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等作出了系统部署。“牵引”二字彰显了改革的龙头位置和关键作用。

           体现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坚持问题导向。一些重大决策、调整和部署,如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加强预期引导等,都基于对经济发展中突出问题的清醒认识。

    坚持底线思维。强调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抓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等,都体现了坚持底线思维的原则和特点。

    坚持稳中求进。如推动供需结构有效匹配、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良性互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等,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坚持改革攻坚。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加强对财税、金融、土地、城镇化、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基础性重大改革的推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等。

    坚持综合施策。如强调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

           凸显五个方面的重要影响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调节好货币闸门,有利于稳定流动性和控制大城市房价走势;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有利于解决资本“脱实向虚”问题;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有利于处理好住房消费和投资、房地产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缓解和解决重大结构失衡。如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中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完善我国供给体系,逐渐改变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要求形成比较优势、加强创新、改善营商环境及推动市场公平竞争,有利于完善制度安排、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缓解实体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失衡问题。

    促进城乡布局和区域结构优化。特大城市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有利于处理好人与城、城与乡、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关系,最终平衡“人口”“土地”“城市”之间的关系。深入实施相应的区域发展战略,有利于防止区域发展的分化和碎片化,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动力。

    推动和深化主要领域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进入重点发展阶段,国企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有望改变“只打雷不下雨”的状态。重点提出保护产权和企业家精神,对充分发挥民营经济活力,提高国企整体竞争力,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等,都是改善民生的利好消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提高供给质量,改善人民生活。坚持房子“居住”的属性和定位,对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意义不言而喻。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这种政策定位标志着我们稳中求进的战略走势,是我们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思想的持续落实。

           抓住了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

    从2013年中央提出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到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期间提出“新常态”一词并在北京APEC会议上作系统性理论论述,再到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破题,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全链条部署,明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推进方案,201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三五”规划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的主线,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深化认识、提升治理水平的演化过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三期叠加”深层次矛盾的理论思维,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理念创新,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贯彻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一治国理政重要原则的具体抓手,是焕发国民经济发展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宏观调控方法。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历史性推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和市场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长期积累起来的主要问题。

    把“三去一降一补”落到实处

    根据各地2016年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要顺势应时,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具体落实。

    去产能。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这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举措。只有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才能为国民经济进一步优化结构腾出空间。因此,要通过简政放权,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下岗转岗人员安置工作。同时,要严格宏观调控政策,高度注意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出现死灰复燃现象,以免影响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工作。

    去库存。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坚持分类调控,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通过政策指导、舆论引导、资金扶持等,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的历史性难题,特别是重工业比较集中、近几年当地就业活力不足的中小城市,要引导当地产业结构深度调整,采取措施加快服务业发展,激活创业和就业活力,提高当地居民持续发展的信心,提高居民房产等购买力,在发展源头上化解房地产库存。同时,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提高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能力,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激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去杠杆。核心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现代金融知识水平,适应金融业快速发展和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在科学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资产重组、优化配置市场资源,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等,降低高风险企业的杠杆率。按照中央要求,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行为,控制政府债务规模,保证不出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降成本。要通过一系列实质性改革创新,特别是通过政府管理部门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实现主要管理程序在智能终端上高效办理,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快工作进度,提高管理效能,确实为企业减负,让企业把精力投入到提质增效上,促进各地逐步涌现一批具有显著成本优势的企业或行业,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要抑制各种新文件规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简化政府管理部门的各种审批环节,尽可能把必须审批的环节通过网络审批。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能耗和用能成本,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减低企业融资成本。

    补短板。要从现实工作中显现出来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在我们已经成为全世界科教资源大国的基础上,确实把创新创业发展放在地方发展的核心位置,提升创新为民实力,确实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以分享发展的理念,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特别是企业的力量,更有力、更扎实、更有效推进精准脱贫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确实帮助基层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使所有贫困群众精准脱贫,享受国家扶贫福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包括各种民营企业共同配合、共同发力,久久为功,相信在新的一年一定会取得历史性成效。

    3. 结合省情加快改革 更好发挥牵引作用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我国经济发展新方位出发,把推进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更加注重基础性重大改革的推进,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明确了我国明年的改革措施和实施路径,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愿景、新目标、新举措,而且体现了改革的引领性、基础性、关键性和针对性,彰显了中国改革方略日趋成熟,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改革要聚焦重要领域关键环节

    改革着眼于构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基础。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以此出发,经济工作会议在产权保护制度、编纂民法典、行政管理体制、对外开放、财税、金融、土地、城镇化、社会保障、生态文明、房地产发展等基础性重大改革方面的推进,旨在立足当前、面向长远,建立起坚实有力、联动支撑的长效机制,形成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基础。

    改革着眼于化解当前的突出矛盾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继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四个方面作出重大改革部署,尤其是在国企改革方面,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强化这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旨在突破重点、攻克难点,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轨道创造条件。

    改革着眼于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产权制度、保护产权创新、产权纠错、激励创新、打破垄断、支持培育中小企业等方面,对微观经济主体采取一系列推动创新举措和改革,旨在激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大环境。

    改革着眼于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城镇化、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精准扶贫等事项列入基础性重大改革清单,其中要求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房地产回归住房功能、补齐民生领域制度短板等,旨在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入手,把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纳入改革的统一思路框架中,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既大幅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又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结合省情推进改革落实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省必须结合省情,针对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着力破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统筹推进各项改革。正确处理关键性改革和基础性改革的关系,既聚焦影响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抓好重点领域改革,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深化,又着眼长远转型发展,统筹推进体制性、制度性、政策性改革,增强基础性重大改革的协同性,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合力。

    突出重点改革领域。在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企业活力。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金融服务和监管模式,着力防范资产泡沫和地方债务风险。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因地施策、分类调控,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

    强化顶层设计。在继续实施已有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国家战略的基础上,围绕国家新批复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和郑州国家级中心城市等国家战略,抓紧制订落实方案,统筹各类改革发展措施,充分发挥政策叠加优势,落实国家战略意图,提高我省的区域地位。

     

    作者: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省社科院院长张占仓、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
    来源:河南日报 

    原文链接:javascript:void(0);

    Copyright@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