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专家观点
  •   >   正文
  • 专家观点

    【智库学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一)

    发布日期:2024-08-28    浏览次数:

    自从四十多年前中国大地奏响改革开放的时代强音以来,三中全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具特殊意义。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重点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全面部署了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财税金融体制等方面的重要改革措施,释放了一系列重要和积极的改革信号。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组织智库学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今天起本公众号将连续四天刊登专家的学习体会。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二十届三中全会经济改革“六大看点”之一


    喻新安

    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内在要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奠定了重要基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

    从“立”的角度做好规则制定的“加法”,从“破”的角度做好市场规范的“减法”。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围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举措。从破的视角来看,明确提出“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从立的视角来看,明确提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并重点围绕完善要素市场、流通体制和培育内需体系进行了战略部署。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简单而言就是“五统一,一破除”。即通过统一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联通的市场设施、统一的要素资源市场、统一的商品服务市场、统一的市场监管以及破除地方保护,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高效规范的超大规模市场。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二十届三中全会经济改革 “六大看点” 之二

    喻新安

    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自2023年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及新质生产力,对新质生产力作出了系统性的阐述,“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智力资源等对生产方式、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全面提升,具有技术创新导向,是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的重要标志。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将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需要进一步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制机制、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体制机制、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等方面精准发力,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二十届三中全会经济改革“六大看点”之三

    喻新安

    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既是缓解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减轻地方财政运行压力、重塑地方政府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中长期财政可持续性、提升财税体制服务高质量发展效能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从健全预算制度、健全税收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

    其一,健全预算制度,大力推进财政科学管理,提升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收入上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支出上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管理上更加突出绩效导向,不折不扣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做到“小钱小气、大钱大方”,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其二,健全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完善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持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个税制度,更好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功能。

    其三,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更好调动两个积极性。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合理扩大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加快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二十届三中全会经济改革“六大看点”之四


    喻新安

    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金融是“国之重器”,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三中全会34次提到“金融”,包括做好“五篇大文章”、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等。毫无疑问,金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下一步金融体制改革将可能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一是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二是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市场、产品和服务体系,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三是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四是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健全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的体制机制;五是进一步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六是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强化开放条件下金融安全机制;七是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构建比较完备的金融法律体系等。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二十届三中全会经济改革“六大看点”之五


    喻新安

    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是补上农业农村短板、建设农业强国的现实选择,是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从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
    城乡融合发展,一头在“城”。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城乡融合发展,另一头在“乡”。为解除进城落户农民后顾之忧,三中全会提出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是一个关键。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并就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种植基本农作物管理体系,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等作出全面部署。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二十届三中全会经济改革“六大看点”之六


    喻新安

    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并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进行重要部署。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到位了,开放能力才更强,开放空间才更大;开放扩大了,改革动力才更足,改革效果才更好。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的开放、更加积极的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更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开放、更好促进合作共赢的开放。
    新征程上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是要以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为契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塑造开放新优势,释放开放新红利。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更加积极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要创造消费新场景,培育外贸新动能,擦亮“投资中国”品牌,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活动的“强磁场”。要把开放的蛋糕做大,把合作的清单拉长,全面参与世贸改革,壮大自贸“朋友圈”,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Copyright@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