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使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我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我要换赛道’,这是不对的!”“AI智能时代怎样保住‘饭碗’?要让自己的能力‘可迁移’、‘可转换’”……
5月12日,2024河南双创蓝皮书发布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黄河科技学院举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河南省原副省长张大卫受邀出席会议并作了《新质生产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旨演讲。
“我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我要换赛道”,这是不对的!
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动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虽呈现出许多新气象,但因受各种条件制约,各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仍会长期存在。
张大卫表示,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因为它一方面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选择机会,甚至于在某些技术与产业领域,使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另一方面,它的成长与发展,确实需要一定的基础与条件,需要一个循规律发展的过程,“不能简单以‘换赛道’和一蹴而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
“个人可以‘换赛道’,有些企业也可以‘换赛道’,但是一个区域经济体,一定要慎言‘换赛道’。”张大卫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场改革,它需要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时发力,需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同时,推动一系列体制、机制、政府管理的创新及应用场景的创新,从而释放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与消费潜能,为新质生产力开拓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抢抓机遇、提前布局,又要防止出现一哄而上和泡沫化的偏差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张大卫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战略、新任务,要将其培育成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拓宽认知域及具体施策上,须不断探索,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路子来。
怎样保住“饭碗”?要让自己的能力“可迁移”、“可转换”
智能AI时代,普通人怎样保住自己的“饭碗”?张大卫分享了自己的认识。他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对现有经济体系和生产秩序的挑战与冲击,首先会表现在就业上。目前,因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社会上已出现了人才短缺、人力资源供需结构不匹配及智能化产生的大量就业替代现象。
“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技术进步虽会使一些就业岗位消失,但其创造的新就业机会和岗位可能会更多。”张大卫表示,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积极调整人力资本结构,特别是要实现教育知识资本、技术知识资本的形成与积累,促进教育转型,持续提升教育资源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注重适用型人才和青年一代创造力的培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他提到,目前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农村向城市转移人口和城市毕业学生等新增劳动力对就业压力很大,对现有工作岗位产生的替代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将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城乡居民福祉。
“所以我们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时,仍要坚持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区域发展中仍要把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作为重点,对一些吸纳就业人口较多的传统产业发展给予必要支持。同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要加强对就业人口的再学习与再培训,培养其‘可迁移’、‘可转换’的学习与工作能力。”
有领导干部惊呼国产汽车八仙过海,“已是智能网联的天下”,没错!
4月25日开幕的北京车展上,中国车企们不仅展示了最新的无人车成果,还让国际上近来热门的一些技术潮流大放光彩。看着智能技术、互联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在北京车展上各领风骚,来到现场的河南部分领导干部们大为震撼。
“这些变化,在智能产业、数字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技术等产业都有大量表现。”张大卫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产进行举例,他表示,由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正由传统型汽车制造转向以软件为主导、软硬件解耦的新型汽车制造,其供应链的核心要素,也由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系统,转变为以动力电池、电驱动、以及操作系统、智能控制、自动导航、定位、图像识别、VR体验等各种智能网联软件为主。
张大卫建议,地方招商不应该瞄准“大组装厂”,而应该找关键技术链上的软件企业,诸如智能网联汽车的软件部分。当前武汉已捷足先登,圈出了一个“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产业园”。在他看来,只有搞清楚汽车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才能抓住供应链的核心要素,才能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供应链体系,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任务。
(来源:顶端新闻 记者:杨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