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1月26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会议,部署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会议认为,协调机制要发挥好地方政府的牵头协调作用,加强工作统筹,细化政策措施,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要按照公平公正原则,筛选确定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推送。要加强信息共享,及时向相关金融机构提供项目建设运行、预售资金监管等信息。要指导金融机构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平等协商,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决策和实施,保障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归结起来,金融监管总局会议精神的核心,是“三要”:一要“按照公平公正原则,筛选确定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二要“加强信息共享,向相关金融机构提供项目建设运行、预售资金监管等信息”;三要“指导金融机构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平等协商”,“保障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这个“三要”方针,有专家称之为“既要又要还要”。指出这是有关方面习以为常的指导原则,其特点是四平八稳、兼顾各方、稳妥周全,其优点是金融监管方绝对“安全”,但其最大的问题,恰恰是不解决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金融监管总局部署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初衷是好的。先“筛选确定”“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之后,“向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推送”;再之后,“指导金融机构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平等协商”。看起来程序合规,严丝合缝,无懈可击,较之以往融资支持的泛泛而谈是有进步的。
但也必须指出,人们对这种貌似周全的房地产救援方略能否奏效是存疑的。因为有前车之鉴。人们不会忘记,2022年11月“金融十六条”推出后,多家银行同重点房企签署了意向性授信协议。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之后的几个月里,金融当局启动了被称为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箭齐发”的一揽子救援措置,意在给优质房企输血,扭转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许多地方都组织了银企授信集中签约仪式,大肆渲染造势。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截至2023年1月9日,至少有105家银行向188家房地产企业提供意向性授信,总额度约5.4万亿元。但授信不等于融资。以中部某省一被列入信用白名单的重点房企为例,共获得多家金融机构授信450亿额度,但历经坎坷,实际到账的融资只有1.70亿元,仅为授信额度的 0.38%。于是,人们称授信签约仪式为“表演式信贷”。
回头看,一年多前金融机构给予头部房企“慷慨”的授信额度,可能是做给上面看的,是为了“政治正确”,为了表明一种态度,他们原本是没有打算真正兑现的。那么,当下金融监管总局重启对房地产的融资支持,结果又当如何,人们自然不敢轻信了,担心又是画饼充饥,到头来两手空空。
应该肯定,此次金融监管总局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从文字表述看是有新意的。如要求“对符合授信条件的项目,要建立授信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加强工作统筹,细化政策措施,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这至少说明,金融监管当局对过往融资支持效果不佳是清楚的,希望通过“协调机制”,破解有“授信额度”、无“到账贷款”的难题。
仔细斟酌一下又会发现,“既要又要还要”的融资支持目的,与“融资协调机制”的工作要求之间,并不完全合拍。既要求“金融机构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平等协商”,“保障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又要求“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这两者之间大概率是难以两全的。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房地产业已经深陷流动性危机,许多头部房企已经危在旦夕。据保守的统计,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了9.6%,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下降了13.6%,TOP100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了17.3%。人们不能不担心,按照现在的套路,融资监管的“常规流程”没有走完,“协调机制”没有生效,相当多的头部房企已经呜呼哀哉了。
重症要下猛药。要拯救重症在身的房地产业,要驰援危在旦夕的头部房企,金融监管当局应当坚定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废除繁文缛节,拿出更多管用见效的融资支持真招实招来。
2024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