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郑州都市圈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近期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成为全国第10个获得复函的都市圈规划,标志着推动郑州都市圈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但郑州都市圈是怎么来的,今日所谈之郑州都市圈,与往日官传的郑州都市圈有何不同,如何建设,是需要说道说道的。
一、培育建设都市圈,是国家区域发展指导原则的重大转变
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辽阔,但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过去长期实行城乡分割、城乡分制的政策,在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如何既调动各地的积极性创造性又保证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有效性,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经历了由推动设立经济区、到建设城市群、再到支持建设都市圈这样的变化。
设立经济区,是为了克服行政边界和行政管制造成的资源流动阻隔,用区域经济的理念和办法组织经济活动,推动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减少商务成本,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2008年2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最早获批,之后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先后批复《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2012年11月,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之后获批的,还有《山东半岛经济区规划》等。
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区域发展的宏观思路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建设城市群,是为了相关城市之间彼此呼应,协同发展,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明确"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015年3月,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年12月,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8年1月,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由于城市群一般由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大中城市组成,规模和范围很大,尽管各地尝试建立定期举行市长联席会等合作机制,但事实证明,"城市间交通一体化水平不高、分工协作不够、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于是,近年来,国家层面开始推动"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都市圈建设。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在全国重点培育18个都市圈。
二、河南最早培育建设的是洛阳都市圈,郑州都市圈由"郑州大都市区"演变而来
郑州是河南省会,是中原城市群龙头城市,建设大郑州、发挥其引领和辐射作用,是河南历届领导班子的共识。
2015年12月27日,中共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郑州都市区","支持周边城市与郑州都市区融合对接,建设组合型大都市地区"。
2016年1月25日,省长谢伏瞻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促进周边城市与郑州都市区融合对接,构建组合型大都市地区"。
2016年12月,《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推进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打造集中体现区域竞争力的大都市区核心区","打造具有较强辐射力和综合服务功能的大都市区门户","形成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的大都市区空间体系"。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范围为1+4(郑州及开封、许昌、新乡、焦作)和部分县市,面积1.9万平方公里。
2017年1月16日,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省长陈润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加快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郑州与周边毗邻城市融合发展,推动郑州大都市区建设"。
2018年1月24日,省长陈润儿在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2017年工作时提到:"科学编制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启动郑州大都市区规划建设"。在部署2018年工作中要求:"落实中原城市群建设实施方案。继续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大都市区建设"。
2019年1月16日,省长陈润儿在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带动开封、许昌、新乡、焦作等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2019年8月15日,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明确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范围,以郑州为核心,包括郑州市域和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市中心城区以及武陟县、原阳县、新乡县、尉氏县、长葛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国土面积约 1.59 万平方公里。《规划》提出,构建"一核、四轴、三带、多点"空间格局。坊间认为,郑州大都市区以全省8.7%的面积,集聚了全省近20%的人口和超过30%的经济总量。这也是郑州都市圈"1+4"的雏形。
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要求"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
此后,建设"都市圈",进入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文件,但河南省提出要建设的都市圈,最早是洛阳都市圈。
2020年1月10日,在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代省长尹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一年的工作时提到:"制定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郑汴、郑许、郑新、郑焦一体化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启动编制洛阳都市圈发展规划"。这说明,在2019年,建设洛阳都市圈已经进入领导视野,"郑州大都市区"的提法则没有变化。尹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新的一年里,"高水平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拓展郑州大都市区承载发展要素空间"。"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建设洛阳都市圈。"
据悉,在此后2020年的一次会议上,省长尹弘"改口",称"郑州大都市区"为"郑州都市圈"。但起步最早编制并发布的是洛阳都市圈规划。
2020年12月25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何雄介绍了《洛阳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年)》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洛阳、平顶山、焦作、三门峡、济源等5市(区)市长回答了记者提问。何雄强调,培育建设洛阳都市圈,加强与郑州都市圈协同联动,共同形成支撑中原城市群乃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何雄介绍,洛阳都市圈范围主要包括洛阳和济源全域,焦作的孟州市,平顶山的汝州市和鲁山县,三门峡的义马市、渑池县和卢氏县,行政辖区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其中生态涵养区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
2021年,河南省同时提出建设"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2021年1月18日,省长尹弘在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一年的工作时提到:"优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及两大都市圈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出台郑州都市圈生态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洛阳都市圈发展规划"。要求在新的一年里,"建设现代化郑州都市圈","加快建设洛阳都市圈"。
据了解,郑州大都市区改为郑州都市圈后,(1+4)没有变,但空间范围有所增加。包括郑州市域和开封、新乡、焦作、许昌4市中心城区,以及巩义市、新密市、新郑市、荥阳市、登封市、中牟县、尉氏县、新乡县、原阳县、武陟县、长葛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面积1.7万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2223万。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0月26日,楼阳生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加大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力度","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郑开同城化","加快许昌、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与郑州融合发展步伐"。指出:"洛阳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要锚定万亿级经济总量目标","与三门峡、济源协同发展,建设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这里没有再提"洛阳都市圈"。
2023年1月14日,省长王凯在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求:"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打造郑(港)汴许主引擎,推动郑开兰特别合作区建设"。"推进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洛济深度融合,强化与三门峡联动发展。"按照新的安排,洛阳作为河南副中心城市,在扩容后的郑州都市圈里,要发挥"一副"的作用。
四、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郑州都市圈如何培育建设
根据10月2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郑州都市圈新闻发布会披露的信息,《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谋划构建"主副协同、区域统筹、圈层一体"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重点推动落地都市圈交通产业、公共服务、水利、能源、生态等专项规划为支撑的1+1+3+N+X的都市圈规划体系。
据悉,获批的郑州都市圈,包括核心引擎即郑州市,核心区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4市中心城区以及相关市县,紧密协作区即洛阳、济源、平顶山、漯河四市。但没有如过去那样公布都市圈的总面积、常住人口等数据。
显然,获批的郑州都市圈,其空间范围,与原来的"1+8"郑州都市圈范围不可同日而语,相互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
按照国家发改委"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的定义和解释,所谓"紧密协作区",大大超出"1小时通勤圈"的距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现在获批的郑州都市圈,事实上回归了"1+4"都市圈的内涵和范围。
据悉,所谓1+1+3+N+X郑州都市圈规划体系,第一个"1",是指以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为统领;第二个"1",指以郑州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3",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市域一体化发展、新阶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质量发展、郑开同城化发展等重点区域规划;"N",指以都市圈交通、产业、公共服务、水利、能源、生态等专项规划为支撑;"X",指都市圈下辖的市域等相关规划。
根据河南省发改委的介绍,郑州都市圈建设的重点,是推动都市圈基础设施同城同网"提速"、推动都市圈科技创新策源协同"提档"、推动都市圈产业发展分工协作"提质"、推动都市圈对外开放协同共兴"提效"、推动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提优"、推动都市圈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提品"、持续推动都市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现代化都市圈的定义,都市圈的价值和意义,不在其范围而在于其作用。毫无疑问,1+1+3+N+X郑州都市圈规划体系的重点区域,是包括核心引擎即郑州市,以及核心区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4市中心城区和相关市县。培育建设郑州都市圈,要重点在"1+4"范围做文章。
郑州都市圈,与其他获批的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西安都市圈、重庆都市圈、武汉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沈阳都市圈等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均衡性、通达性、协调性。均衡性,即郑州都市圈的几个大城市发展比较均衡,能有效减少核心城市的虹吸效应;通达性,即受益于"米"字型高铁,郑州都市圈内通达性较强,有利于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流动;协同性,即能实现主副协同,"主"即郑州,"副"即都市圈内的其他省辖市,彼此之间更容易协同发展。
郑州都市圈进入"国家队"后,发展方向更加明晰,发展目标更加精准,发展重点也更加突出。要进一步增强都市圈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在引领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促使中原更出彩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2023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