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专家观点
  •   >   正文
  • 专家观点

    喻新安:李克强同志关心支持河南社科事业的几件往事

    发布日期:2023-11-06    浏览次数:

    1998年6月—2004年12月,李克强同志任职河南省省长、省委书记和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在这段时间里,李克强同志对河南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给予极大关注,特别是对作为全省社科界联络协调机构的省社科联和专门从事社科研究工作的省社科院,更是倍加重视,给予许多指导、帮助和支持。有几件往事记述如下:

    I.社科联要努力发挥“联”的优势,组织社科界专家深入研究出谋划策。

    李克强同志1998年6月履职河南,没有一般的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抓的第一件大事,是在1998年三、四季度,开展由省直30多个单位参加的工业结构调整大型调研。这在河南经济发展史上是没有过的。

    当时的情况是,河南自90年代初提出“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的强农兴工路子后,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成效突出,但到了90年代末,随着供求关系变化,企业普遍遇到销售难的困境。调整工业结构,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但工业结构调什么、如何调,还没有定论。有关主管部门按照传统思路,提出了按照主导产业调结构的设想,克强同志没有盲目决策,而是倡导组织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寻求出路。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克强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单位负责同志的汇报,并进行深入交流。

    我带领省社科联调研组,承担了河南工业所有制结构的调研任务,形成《河南工业所有制结构比较研究》调查报告,在座谈汇报会上做了发言,提出“把所有制结构调整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的观点。我认为,市场经济的产业结构是一个客观选择,不能人为地确定,对产业结构形成和变化起基础作用的力量只能是市场,只能是竞争、价格参数和资源自由流动。资源的自由流动,实际上是产权的自由流动,没有产权的自由流动,竞争和价格调节就不能发挥作用,就谈不上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和升级。实现产权的自由流动,关键是所有制结构要符合市场竞争的需要。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切入点,包括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建立一个与产业结构变化自动耦合的产权结构模式。

    在我发言中,克强同志插话点评,还问“社科联领导怎么称呼?是叫主席还是叫会长?”指出:“社科联嘛,关键是‘联’,优势在‘联’,你们要发挥‘联’的优势,组织社科界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出谋划策。”

    在此次座谈交流中,克强同志强调,调结构要从传统套路里走出来,以是否有市场、能否销出去、市场竞争力大小为标准调整工业结构,就是围绕市场调结构。很快,省政府制定了相关指导性文件,有效地推动了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工作。

    按照李克强同志指示,省社科联迅速行动,组织召开了河南省工业结构调整的专题研讨会,并综述专家学者的观点和建议,上报省委省政府参阅,还在主流媒体推送,对全省工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宣传、动员和咨政建言作用。

    II.充分认识社科理论工作在新世纪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科工作者要为实施“十五”计划做出新贡献”。


         2001年6月19日,河南省社科联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省长李克强应邀到会作了经济形势报告。

    李克强同志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河南“九五”的成绩和当前的经济形势。他解释说,看到成绩,不仅是增强自身信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让外界了解真实的发展中的河南。他提到,外部很多人对河南的印象是模糊的,总认为河南只有农业,很穷,没有想到河南工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这对提高投资和消费能力不利。李克强对河南“十五”提出“两个较高”(较高的速度、较高的质量)的思路进行了解释,他说,我省“八五”“九五”实施“一高一低”目标成绩很大,但“九五”中后期宏观环境发生变化,主要是短缺经济基本结束,不少产品不仅供求平衡而且供过于求,出现了市场约束,在这种情况下,有速度但不一定有效益了,这样的话,速度虽然较高,但不可能带来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不可能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特别指出,河南“八五”“九五”经济增长速度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但质量效益指标并没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些关键指标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他举例说,全国有一个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数,包括资金周转率、成本费用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河南低于全国19.8个百分点。所以,河南“十五”要努力实现“两个较高”,并把较高的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要力争“十五”末经济总量达到7700亿,到2010年能够翻一番,达到10000亿。经济增长的质量更要大幅提升,而为了实现较高的质量,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李克强逐一分析了产品结构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城乡结构的调整,并谈了围绕这三个方面的调整,要进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关于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李克强指出,我省人才培养结果不够合理,主要是高等教育薄弱,全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为11%,河南是8%。李克强说,实现产品结构调整,拉长产品链,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人才。李克强通报了省委省政府为实现“两个较高”采取的八大举措,其中之一就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他提出,要用五年时间使河南高校在校生人数翻一番,达到50万人,并强调要全力办好郑州大学、河南大学。

    李克强特别强调,要充分认识社科理论工作在新世纪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科工作者要为实施“十五”计划做出新贡献。他要求河南社科界行动起来,把河南的发展前景通俗地告诉全省人民,起到社会动员和社会宣传的作用,使人们的积极性、注意力集中到河南振兴的发展中来;还要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联合攻关,为省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建议。

    III.有关方面要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献计献策提供通畅的渠道,为他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


    2002年7月25日,是河南社科发展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首次省领导与社科界专家学者座谈会在省人民会堂召开。省长李克强亲自确定座谈会的主题,并主动来到省社科界专家学者当中,就“河南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对策”问计于社科家专家学者,开启了河南执政者与社科界专家学者携手前行的崭新一页。

    座谈会上,李克强虚心听取专家学者发言,之后发表即席讲话。李克强说:“2001年12月,省委常委会决定,建立省领导与社科界专家学者年度座谈会制度,这是省委为河南经济社会把脉,推动河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更为广阔前景迈进采取的重要举措。今天我们召开这样一个座谈会,就是落实省委决定的实际行动。”

    李克强指出,我们要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从河南实际出发,多做一些启发性的思考和研究,为河南发展献计献策。有关方面要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献计献策提供通畅的渠道,为他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

    李克强指出,城市化是河南发展的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河南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省,要走向现代化,必须把城市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城市化的本质是现代化,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而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相伴相生的,城市化的推进可以为工业化创造条件,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李克强指出,近年来,虽然河南城市发展很快,但总体上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与周边省份相比也有差距。因此,我们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把它作为河南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谱写河南城市化建设的新篇章。

    李克强强调,要正确分析和处理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一定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拉大城市框架,又要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功能,并形成产业支撑。城市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客观上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制约,因此,制定城市化战略,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认识和掌握城市化的规律,切实按城市化规律办事。

    IV.希望社科院的专家继续发扬优势,服务大局,为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提供智力支持。

    2003年3月,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我国经济正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世界性产业转移也由我国沿海向内地延伸,河南这样一个中部省份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在中原崛起”。在这里,李克强同志对“三化”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重新“排序”,在河南发展历史上,第一次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置于优先考虑和安排的位置,并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重大原则。

    2003年上半年,河南省社科院根据省委要求和科研转型的需要,动员组织全院相关学科和科研骨干,围绕中原崛起的一些基本问题,深入开展省情调研,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研究,形成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通过内刊《领导参阅》及时呈报省委省政府领导参阅。

    2003年7月22日,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对省社科院报送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原崛起研究”之一至之五》做出重要批示:“社科院围绕如何努力实现中原崛起的目标,展开研究,提出建议,很有意义。希望社科院的专家继续发扬优势,服务大局,为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提供智力支持。”


    根据李克强同志批示精神,河南省社科院进一步提高对中原崛起研究的站位,全方位加强对中原崛起课题的研究,相继发表《解读“中原崛起”》《论中原崛起》《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原崛起》《论中原崛起的内生机制》《深化中原崛起研究的视角及重点》《中原崛起:目标的提出及研究的进展》《发挥“中”的优势 助推中原崛起》《强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河南迈向经济强省的理论思考》《中原崛起呼唤建设大郑州》《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等重要文章,相继出版《策论中原崛起》《中原崛起的实践与探索》《中原崛起之路》《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研究》等专著,成为省内外公认的中原崛起研究中心,在咨政建言、服务河南发展大局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V.“破例”为河南省社科院《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一书作序。

    2003年7月,河南省委召开七届五次全会,制定并通过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达到3000美元,基本实现工业化,努力使河南的发展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实现中原崛起。实现中原崛起的基本途径是:加快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辐射带动作用;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中原崛起的发展布局是:实施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带动战略,发展县域经济,在全省形成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和豫北、豫西、豫西南、黄淮地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格局”。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举措是:坚持扩大内需;不断深化改革;强力实施开放带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科教兴豫;坚持可持续发展。”

    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精神、要求和部署,从2003年8月开始,河南省社科院动员精干专业力量,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修改,撰写完成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一书,提交河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分为六个部分,二十四章。分别为“总论”(第一章 历史赋予的使命,第二章 宏伟的发展蓝图,第三章 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基本途径”(第四章 加快工业化进程,第五章 加快城镇化进程,第六章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布局篇”(第七章 新的布局构思,第八章 中原城市群隆起带,第九章 豫北、豫西、豫西南地区,第十章 黄淮地区,第十一章 壮大县域经济);“战略举措”(第十二章 基础设施建设与基础产业发展,第十三章 经济体制改革,第十四章 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第十五章 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十六章 坚持科教兴豫战略,第十七章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文化建设”(第十八章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第十九章 弘扬中原文化,第二十章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政治建设”(第二十一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第二十二章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第二十三章 维护社会稳定,第二十四章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为更好地体现贯彻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同时显示该书的政治性、权威性,扩大社会影响,社科院向省委和克强书记写了报告,希望摘选李克强同志在省委七届五次全会上的讲话内容,作为《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一书的“代序”。李克强同志欣然批示同意。这是对河南省社科院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莫大支持。2004年2月,《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在河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顺便提及,在《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书稿三审过程中,省社科院向出版社透漏了打算请克强书记作序或代序的想法。出版社有关人员自然大喜过望,但也表示,此前曾有领导、重要单位和资深学者祈望克强书记为其著作作序,但均未果,因而对社科院的“计划”能否实现半信半疑。看到克强书记同意代序的批示后,他们羡慕地称赞说:“还是你们社科院有面子啊!”

    VI.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题中应有之义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使其优秀的传统得以传承其精华得以光大

       历史文化研究,是河南省社科院的优势学科,集聚了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进入新世纪,河南省社科院与有关方面合作,把开展地域文化即中原文化研究作为重中之重,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2004年4月28日,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在省社科院与省政协联合考察鄂湘徽沪地域文化研究的报告上批示: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原文化又有丰富的底蕴(河洛文化也是中原文化的一个方面),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使其优秀的传统得以传承,其精华得以光大,并在建设现代文明中起推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统战、旅游方面的工作。

    省社科院认真贯彻克强同志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大了中原文化研究的力度,不断拓展研究视野,扩大研究领域,构建研究平台。经反映和争取,河南省编办下发文件,同意成立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与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合署办公,并同意增加处级职数;为推动河洛文化研究,河南省社科院与光明日报合作开设了“河洛文化研究”专栏,连续发表《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河洛文化与黄河文化》《河图洛书的内涵》《河洛文化与客家人》《河洛文化主流地位的成因》等系列文章;相继成立了中原文化研究所,参与创办全国地域文化唯一的全国性社团机构——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承办“墨学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等学术活动;系统开展中原姓氏文化研究,为深化中原文化研究做出了不懈努力,成为全省中原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

    VII.从省社科院的研究力量和已经取得的成果看,在中原崛起研究和中原文化研究这两个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要集中力量抓。


    2004年8月13日上午,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同志,在副省长贾连朝同志陪同下,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调研考察。李克强同志先后参观了省社科院图书馆、优秀科研成果展览室,在文学研究所与研究人员共话中原文化研究,之后到会议室与职工座谈。

    李克强在听取社科院工作汇报后,发表即席讲话,指出:省社科院近年来取得很大成绩,成果十分丰硕。无论在省政府还是在省委,我都经常看到社科院的研究成果,大家对河南的改革发展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


    李克强指出:前几天,刚开了省委常委会,省委提出了加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要努力办好省社会科学院。社科院要深入研究回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服务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克强指出:我们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既要靠自然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也必须靠社会科学的推动作用。省社科院要加大力度,使科研工作尽可能地适应地方特点和需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们过去的研究,习惯于选择大的、抽象的问题。看看我们的博士论文,都是很宏观的,很多是全国性的,不少是世界性的。我认识的一个哈佛大学教师,他做的博士论文,就是纽约市一个区两个年度的财务状况分析,而且还获得了哈佛的一个年度奖,研究的问题很实际。

    李克强指出:你们提出,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原崛起研究和中原文化研究作为三个工作重点,并且要整合研究力量,进行重点推进。这样的思路,我完全赞同。当然,就全省而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省委党校的力量可能更集中一点。从省社科院的研究力量和已经取得的成果看,在中原崛起研究和中原文化研究这两个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你们更要集中力量来抓。

    李克强指出:中原崛起在我省是一个大课题,本身就包含着很多重要的内容。其中,省委省政府的规划是轮廓性的,虽然有中原崛起的目标、途径、布局、举措等,但真要把它系统化、细化,形成科学的认识和方方面面的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流、精华,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有很多博大精深、值得研究的地方。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发展,一般意义上讲是文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希望社科院整合力量,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围绕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我们也急需你们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李克强指出:社科院和高校的特点不同,高校是出“产品”的,就是培养学生、造就人才。社科院的“产品”是什么?是科研成果。要借鉴国外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方法和方式,做到具体、现实、可操作。

       李克强同志到河南省社科院调研后不久即离开河南,但他对河南省社科院发展定位的明确要求,得到省社科院员工一致赞成,成为社科院的办院方针,产生了长远的影响。省社科院坚持科研转型,支持应用对策研究和有特色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突出中原崛起、中原文化两大研究方向,逐步形成了有战斗力的研究团队;为强化城市化研究,经省编办特批,增设了城市发展研究所;为鼓励和支持应用对策研究,建立了应用型研究职称评审序列,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评审办法;为构建研究平台,创办了《区域经济评论》《中原文化研究》两个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河南社科界是幸运的。克强同志履职河南期间,对社科界专家学者十分关心尊重,对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十分关注支持。河南社科界同仁们,一定会永远缅怀克强同志!一定会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克强同志!!


    (作者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首席研究员;本文写于2023年11月2日)


    Copyright@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