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郑东新区启动建设20周年。人们公认,郑东新区是今日郑州的新名片、河南的新标志、中原城市群的发动机,对中原崛起具有标杆引领作用。但怎样理解郑东新区的“新名片”“新标志”“发动机”含义以及“标杆”“引领”作用,需要用大历史观进行多维审视,需要站位新时代进行再梳理再认识。
一、从郑州发展的历史进程,审视认识谋划建设郑东新区的意义和作用
郑州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3600年前郑州就是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都城。近代的郑州前身是一座不起眼的县城——郑县。1948年,在郑县城区设立郑州市,1953年郑县撤销,辖区划归郑州市。1954年,郑州成为河南省会。1984年,国务院批准郑州城市总体规划,明确郑州“重要铁路交通枢纽和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的定位。随之制定的《郑州商贸城建设总体规划》,提出“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以商贸为特色的中心城市”。1998年,国务院批准郑州城市修编规划,确定郑州“陇海—兰新地带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著名商埠”的定位。201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郑州城市发展,迎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城镇体系的塔尖,其作用是“代表国家形象、参与国际竞争、引领区域发展”。目前中央明确的国家中心城市只有九个,除四个直辖市外,还有广州、成都、武汉、郑州、西安五个省会城市。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意味着郑州被赋予国家使命,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实现跃升,进入崭新发展阶段。而郑州能获此殊荣,郑东新区的建设及引领作用是决定性因素。
解放前,郑州是一个破旧不堪的小县城,城区面积仅5.23平方公里。建国后郑州加强了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但2000年前后建成区面积只有15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模小、人口密度大的矛盾十分突出。2000年,郑州市提出利用东部原军用机场区域,建设一个约十平方公里的港澳新城,用于吸引外资扩大城市规模。2001年8月和9月,时任河南省长李克强两次听取郑州市的汇报,明确指示:“高起点、大手笔、重新规划郑东新区”,“再建一个新郑州”。2002年初,郑州市经过国际招标,选中日本黑川纪章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以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和环形城市为特征的规划方案。2003年初,李克强对即将开建的郑东新区提出“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的要求。
以2003年1月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建为标志,到2007年底建成区达到50平方公里,再到2013年建成区90平方公里、入驻人口85万、GDP487亿元、财政收入58亿元,郑东新区全面完成“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以及“10年建新区”的目标。近年来,郑东新区GDP总量占全市1/10;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规模稳居全市县(市、区)第一,成为大郑州的增长极和有力支撑,引领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作用日益凸显。
尤为重要的是,郑东新区建设,拉大了郑州城市框架,提升了城市档次和品位,从根本上改变了郑州“土”和“旧”的面貌,推动郑州实现了后发赶超和跨越式发展。郑州市GDP在全国大中型城市的排名,从2011年到2019年8年上升6个位次。2011年超越烟台和东莞,升至第21位;2015年超越沈阳,升至第18位;2016年超越大连,升至第17位;2018年超越佛山,升至第16位;2019年超越长沙,升至全国第15位。在郑东新区引领下,郑州嬗变为中国新一线城市,在全国发展大局的地位显著提高。
二、从中原崛起的宏大背景,审视认识谋划建设郑东新区的意义和作用
河南即中原,处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长达3000年。南宋以后,由于多种原因,河南逐渐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心。特别是近代以来,“水旱蝗汤”肆虐中原,严重破坏了河南的生产力,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河南成为全国最贫穷的省份之一,“高地”沦为“洼地”。中原由“洼地”重回“高地”的过程,就是中原崛起的过程。
实现中原崛起,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一系列挑战性的难题需要破解。其中一个核心的任务,就是实施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带动战略,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03年7月,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通过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要求:实施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带动战略,发挥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柱石”作用,形成以大郑州为龙头、以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为柱石、豫北、豫西、豫西南和黄淮四市有机组合、协同发展的区域空间布局。
2003年11月,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李克强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发展大郑州,要把郑东新区建设突出出来,重点打造,使其成为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一个亮点、新的增长点和带动点。”
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的郑东新区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新城,在补短板强弱项、建设大郑州、促进中原崛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示范引领作用。
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多年来,郑东新区加快产业转型,重点培育现代化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以金融、总部、高端商贸等传统服务业为支撑,以数字经济、生命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3+2”现代产业体系。累计入驻世界500强企业78家、国内500强企业97家,培育税收超亿元楼宇44栋,入驻市场主体24万家。2020年以来,郑东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43%。金融成为支柱产业。累计引进银行、证券、信托、期货等各类金融机构1200余家。金融岛1平方公里区域,集聚了全省40%私募基金机构。驻区机构存款余额占河南七成以上,贷款余额占河南的2/3,保费收入占河南半数以上。
创新高地和策源地加速构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在郑东新区叠加落地。积极打造河南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创新驱动的主平台和主阵地,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原科技城建设顺利推进。已集聚国家创新平台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部(委)重点实验室16家;省实验室8家、省重点实验室54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0家、省工程研究中心85家、省企业技术中心13家,省产业研究院2家,初步成为支撑全省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现代服务业基地初步形成。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全部入驻,集聚专业咨询机构500余家,连续3年被评为河南唯一的六星级服务业园区。优质教育资源集聚。以龙子湖高校园区、白沙职教园区为载体,累计入驻高等院校28所,成为河南最大的高等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2006年以来共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0多所。形成区域性医疗中心。建成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郑州儿童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并顺利开诊。
开放引领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已成为全省开放高地。2022年实际利用外资占河南全省的58.37%。成功举办上海合作组织第十四次政府首脑会议、中欧政党高层经贸对话会,成为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中国(河南)国家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郑州)城市设计大会、郑州国际创新创业大会的固定会址。服务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引进落地河南首个签证便利化项目 ——卢森堡签证中心,中原地区国际交往中心地位基本确立。
三、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审视认识谋划建设郑东新区的意义和作用
郑东新区的拔地而起、高质量发展,与中原崛起、民族复兴的伟业,具有开创性、突破性、延续性、震撼性的共同特征,具有历史与现实贯通、外部与内部关联、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逻辑联系。郑东新区以振兴河南、复兴中原的气度和魄力,打破我国城市“千城一面”的建设格局,带动郑州后发赶超,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震撼和折服的成绩,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典型案例。
2003年,郑州GDP超千亿,达到1060亿元;2006年,郑州GDP破2000亿元;2008年,郑州GDP跃上3000亿台阶;2011年,郑州GDP4912.7亿元,接近5000亿大关,进入中国城市20强。2018年,郑州GDP破万亿(10143.3亿元),居全国第16位,首次进入“世界城市100强”“亚洲城市50强”。
2017年,郑州市被确定为全国12个最高等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发布,郑州市晋身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12个城市之列。
2019年12月,《求是》发表习近平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郑州是被提及和肯定的10个重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汉、郑州、成都、西安)之一。
2020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发布《机遇之城2020》报告,综合排名排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杭州、武汉、香港、郑州。郑州跻身“机遇之城”全国前10。
2021年,人民日报社等发布《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郑州市成为全国19个荣获“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称号的城市之一。
郑州的综合实力在增强,国际影响在扩大,国际地位在提升。在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编制的全球城市分级排名中,郑州市2016年首次入围榜单,列为世界四线城市;2018年,郑州市被列为世界强三线城市,排名全球第153位;2020年郑州市被列为世界二线城市,全球排名第116位,比2018年的排名提高37个名次。
郑东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成就震撼了业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壮丽画卷,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赞扬。
2002年4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指出:“郑东新区规划方案很有震撼性,它以城市轴线将新城与老城、现代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形成龙湖,形成自然与城市共生的生态回廊,很有时代气息。”
2005年8月,国际著名建筑大师、郑东新区总体发展规划设计人黑川纪章接受《新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新区的建设速度很快,那么多高楼拔地而起,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
2007年6月7日,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保罗•安德鲁说:“作为一个大城市的中心,郑东新区有一个美丽的远景规划,与巴黎类似,城市建筑与自然为一体,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独特的城市。”
2008年1月12日,深圳大学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许安之说:“郑东新区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成功的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再过二三十年,郑州市也可以去申报21世纪的世界文化遗产了!”
2009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视察郑东新区时,称赞郑东新区是“世界眼光的规划”“不愧新城区建设的点睛之笔”,从郑东新区“看到了郑州的未来、也看到了河南的希望”。(李盼周常剑 陶金《向全国推介郑州之郑东新区:这里是智慧郑东》,郑州日报 2019-08-29)
郑东新区自2003年1月启动建设以来,历经整整20载,早已完成“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的壮举,正朝着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管理目标迈进。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郑州是河南的龙头,郑东新区是郑州的心脏。在中原崛起、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郑东新区仍需走前列、做表率、挑大梁,创造更多新经验,书写中原出彩、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苍天无眼,天道不公!那个谋划、决策、推动建设郑东新区的人走了,郑州人民河南人民的悲痛之情难以言表!!郑东新区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他的伟岸身影也将永远矗立在郑州人民河南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的心中!!!
(作者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著有《中国新城区建设研究——郑州新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本文完成于2023年11月1 日晨)